当2021年的新年钟声响起,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走进历史。经历森林大火的淬炼,抵挡疫情的冲击,高明,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
面向“十四五”,佛山市委全会为高明新的赶考,标下了这样的刻度:“高明区要牢牢抓住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充分释放珠江西岸门户效应和枢纽优势,吸引更多重大平台、重大项目落地,早日实现“后队”变“前队”、边缘变中心,努力建设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
美丽的明湖公园。明仔摄
“后队”变“前队”、边缘变中心,这是“追跑者”高明念兹在兹的初心,高明过去可以,今天更行!建设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这是“并跑者”“领跑者”高明的新使命、新故事。
向未来起飞,高明腾飞的跑道已经铺就。后来居上,行稳致远,高明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具条件、更有底气。
交通,还是交通!
塔吊林立,高大的桥墩矗立在宽阔的江面上。2020年12月,在动工建设一年零3个月后,佛山市富龙西江特大桥进入立交桥梁架设阶段。这座大桥是佛山一环西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明第三个陆路东出口,建成后,高明富湾至禅城季华路西延线的距离将缩短至17公里。
在地理形状上颇似“人”字的佛山,高明就是那一短撇。这一撇,跨过西江,泼撒在高明9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撇锋向西,成为佛山向西的一个楔子。这样的地理区位,使得高明成为佛山五区中唯一孤悬于西江西岸的区,也是五区中距离广州最远且互不接壤的区。
高明区四通八达的路网。谭杰才摄
相对边缘的区位,依靠什么来拉近?交通,还是交通!
“在一切改良中,以交通运输的改良最为有效。”对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这一论述,高明人不仅思想上认同,而且在行动上为之奋斗。如同撑竿跳高时速度和力量的爆发,为补齐交通这一短板,高明一直在奔跑和追赶。
1991年,高明恢复建制10年后,高明大桥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高明到佛山中心城区要依靠船渡的历史,打通了高明第一个东出口。跨越1公里的西江江面,高明从船渡时代平均用时2小时,到大桥时代只需1分钟。
高明大桥通车,打通第一个东出口。
2009年,广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打通了高明第二个东出口,也结束了高明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2019年,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的氢能源有轨电车示范线在高明开通,计划可与佛山地铁二号线接驳。距广佛地铁开通9年、贵广及南广高铁开通5年后,高明终于告别了“手无寸铁”的历史。
高明有轨电车。李林株摄
缺桥、缺路、缺“铁”,不缺迈向全面小康的奋起和豪迈!曾经“望江兴叹”的高明,最能体会“一桥飞架南北”的喜悦;曾经一穷二白的高明,最是不乏“一张白纸好画画”的创造。
构建大交通、打造大园区、精选大项目,循着这样的发展逻辑接续奋斗,高明在全国县域经济体中杀出重围,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六次进入全国百强县区榜单,2020年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31位。从1981年到2019年,高明GDP从不足1亿元跃升至近90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不足5000万元跃升至3365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后来居上的发展范本。
航拍高明沧江工业园。刘世辉摄
更大的改变正在发生。2020年11月,广东省发改委宣布安排1050万元用作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而在3月,佛山已专门成立机场建设工作办公室,全面统筹推进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建设各项工作。
作为珠江西岸门户型航空枢纽,新机场计划投资350亿元,将与广州白云机场共同形成国际航空枢纽。交通,将不再是高明的短板,而是巨大推动力。
时空,往往在岁月的更替中被拉近。2个小时,高明人可到达怎样的远方?1981年只能到达1公里外的西江彼岸,今天能到达170公里的深圳,未来将可到达1500公里外的上海。
聚光灯外,积小胜为大胜
路通,财通。交通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因果、互相成就,在高明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历史看,每一次交通的大进步都成为高明产业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溢达纺织、海天味业进驻高明,成为不同时代的招商引资代表作,成就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疫情早期,溢达纺织转产制造口罩,既满足自身需求也助力抗疫。
而随着新机场加速到来,水陆空铁立体交通枢纽逐步成型,高明正在书写新的产业故事。
2020年9月4日,高明区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首站选在了更合镇安博国际物流园区。这是更合镇引进的首个世界500强项目,项目看中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规划建设机遇,仅用半年多时间,5栋现代仓储物流中心便拔地而起,引入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国内国际知名的加工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
2020年10月20日,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在高明正式动工,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计划到2025年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子高明,并在2020年均有实质性动作,体现企业充分看好高明发展前景。高明产业发展也正在孕育新的变量。
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项目(一期)项目效果图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一直是高明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破解的瓶颈。近年来,高明抢抓新机场规划建设机遇,积极布局发展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生产性服务业,吸引了安博物流、星亦国际等一批重点物流项目进驻。在此基础上,高明还在积极谋划建设港口保税仓、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大,新旧动能转换力度不足,是高明亟须破解的另一难题。高明已明确,要做大做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2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纺织服装、健康食品、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3个300亿—500亿级产业集群,将氢能源产业打造成为超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的业态正在加快成熟。围绕氢能产业发展,高明目前已集聚约20家企业,基本构成了整车制造、动力电池、汽车动力转向器及配套零部件等上中下游产业链。下一步,高明将重点推进实施覆盖佛山全市的氢能供应体系、燃料电池整车、涉氢装备制造等项目,力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沿线城市氢能源供应体系枢纽城市,争取到2030年建成以氢能轨道交通、临空氢能经济、西江氢能旅游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氢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高明在今天积累的“量变”,将为今后的“质变”埋下伏笔。
坐不住,等不起
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高明区区长梁耀斌连日来密集赴镇街和区直部门调研,并向社会各界广泛问计。
“要拿出高明恢复建制之初全民修桥、借地修路的那股子气、那股子劲,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这样的共识,已凝聚起高明新一轮大发展的磅礴力量。
有几个细节耐人寻味。
2020年2月10日,是全面复工的日子。海天味业和34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一道,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复工。背后是高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连续3天的加班加点。高明用行动诠释,“只要企业有需求,我们马上办。”
2020年12月,高明区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背后,高明用3年时间投入3.3亿元,连通476公里农村路,改造195公里农村路,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从2017年的81.09上升至2019年的88.9。高明用行动诠释,交通大会战既有连接域外的大手笔,也有打通“毛细血管”的民生关怀。
谭颂江摄
同样是在12月,佛山市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指数(2020)发布,高明区以91.95分位列五区第一,且法治、廉洁、诚信、责任、民生、高效六个单项指数也排在五区首位。背后,高明每年跃上一个台阶,从2017年的第四名最终跃升至2020年的第一名。
经济实力稳居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全区上下迸发力争上游的精神力量,高明正在逐渐适应自己新的角色——湾区枢纽新门户、临空经济新中心、田园城市新样本。
三个“新”,既是高明在“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的坐标、主轴和方向,也是高明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的新起点。
高明各镇街和西江产业新城已行动起来,在各自赛道上争先进位、赛龙夺锦,力争形成各展所长、各美其美的发展新格局。
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
荷城街道正加快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重塑城市风貌,为高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智力、服务、资本支撑,建设湾区西部枢纽经济示范区。
杨和镇正加快建设园区、城区、景区,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休闲旅游业、做美生态环境,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镇、湾区休闲旅游新目的地。
明城镇正主动承接临空经济发展效应,突出产业升级驱动、山水资源融合、全域景区辐射,打造临空经济发展新基地、湾区轻度假目的地。
崇步农业园区。谭杰才摄
更合镇正加速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航天航空相关产业集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
西江产业新城已启动二期三期万亩土地开发建设,计划用3至5年时间,打造湾区西部新型枢纽产城。
“高明的五个镇街和新城,恰如一个手掌的五根手指,如果各自用力,所产生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我们把这五个指头攥成一个拳头,力量就大多了。”高明主政者这样阐释。
西江奔涌,要争滔滔不绝
在很多人看来,高明后发崛起的另一震撼之处在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环境本底,实现了发展与生态的共赢。
2020年12月1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准予设立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今年广东省唯一一个获准设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这是高明区2019年获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后,生态环境领域获得的又一“国字号”荣誉。
同样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充分认可的,还有凌云山火烧迹地的生态修复。
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的优美环境。
2019年12月,高明区发生凌云山森林火灾,过火面积1.39万亩,其中受灾森林面积0.79万亩。在修复过程中,高明高标准重建凌云山生态系统,优化生态、生产及生活空间布局。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绿意盎然的场景开始回归。2020年10月和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研组到高明实地调研,给予“火烧迹地修复规划早、落实快,防灭火责任衔接、火烧迹地高标准生态修复等经验做法走在全国前列”等评价。
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的鸡笼山顶。梁洪佳摄
在空间格局上,高明是全省少有的同时肩负“一核一带一区”发展使命的县区——身处珠三角核心区,既有经济综合实力可与珠三角核心区同类地区同台竞争的中心城区,也有与沿海经济带同类地区一样处在发展赶超阶段的镇域经济体,还有与北部生态发展区一样承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重任务的生态功能区。
基于对这一区情的深刻把握,高明自觉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共赢,当具体项目和环保门槛之间出现冲突时,高明选择的是环保优先。近年来,一批投资体量大但有潜在污染风险的项目因此被拒之门外。
高明对具有污染风险的项目关上大门,客观上也为高含金量的环境友好型项目进驻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高明累计否决了100多个贡献值低、环境不友好的产业项目。而在同期,高明招商引资总额却由2016年的100多亿元,提高至2019年的400多亿元,招商引资综合效益得到极大提升。
走出小世界,拥抱大世界
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高明区与市内兄弟区、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正渐入佳境,开始从基础设施的畅通,迈向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的畅通。
在市内合作层面,高明和南海合作紧密。双方确定,共同设立200亿元的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城市更新改造和产业引导转型升级项目,包括装备制造业、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机场及广佛铁路等项目。两地借此抢抓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加快规划建设的机遇,助力佛山由“节点城市”向“枢纽城市”转变。
高明与周边地区的发展联动也不断结出硕果。早在2009年,高明区便联合肇庆高要、江门鹤山、云浮新兴发布了《“要明鹤兴”四地合作宣言书》,首探全省县域一体化发展模式。近年来,四地不断深化“要明鹤兴”合作机制,在旅游、交通、产业、生态等领域合作步伐加快。如四地旅游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联手打造“百里西江旅游文化圈”,共同将“要明鹤兴”打造为珠三角西部重要旅游目的地。
以开放引领发展,高明不乏拥抱大世界的前瞻视野。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发源地,高明早在2005便提出了西江产业带理论,提出依托“承东启西”的地理区位,把高明打造成广佛都市圈与粤桂产业承载区开放发展的重要门户和战略支点城市。
西江产业新城明湖水利建设工程(二期)鸟瞰效果图
高明更不乏拥抱大世界的企业家精神。
2020年12月20日,佛山现代服务业发展峰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高明区举行。国信控股集团携手信基集团在高明再度大手笔布局,将引入清华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重要发展资源,在高明筹建佛山城市学院(筹)、中国酒店用品行业总部产业港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50亿元。
而作为不锈钢产业的龙头企业,诚德特钢走出高明,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牵手合作并发展壮大,之后又在高明增资扩产。2018年6月,诚德投资30亿元建设的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全面达产后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不锈钢冷轧企业。
佛山市诚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
走出小世界,拥抱大世界,在更高层面、更广领域配置资源,已成为高明政商界的共同追求。
这样的高明,必将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明仔话你知
高明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高明融媒体中心麦衍勤
审校:谭健才、黎翠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