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广东省第九批医疗援藏交“期中答卷”

广东卫生在线
+ 订阅

进藏一年半以来,广东第九批援藏工作队积极推动各项医疗援藏工作,成效显著。即日起,广东卫生在线推出系列报道,分享广东对口帮扶林芝7个县(区)2020年医疗援藏工作情况。

近年来,广东高位推动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并多次赴林芝考察对接支援工作,调动全省最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开展精准帮扶。

如今,广东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已确立了“抓队伍、建高地、扶基层、育人才、治未病、促融合”的医疗援藏总体思路,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项措施抓队伍打造广东医疗援藏铁军

据了解,2020年广东省派出驻藏支援半年以上的医疗人才共136人。

援藏期间,援藏工作队通过党建、制度和保障三个方面紧抓队伍建设:成立临时党支部,多次开展党性教育和廉政纪律教育,队里涌现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黄晓忠、“援藏抗疫援伊拉克火线入党”受到中组部表扬的徐永昊、“1年130多台骨关节手术”深受群众喜爱的张荣凯等一批先进典型人物;严格执行工作队和当地各项规定,落实考勤和请销假制度和“早晚双报告”;针对柔性医疗队员建立《林芝市卫生健康委柔性引进短期服务医疗人才管理办法(试行)》,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4个方面从严管理好78名柔性医疗援藏人才。

三驾马车建高地

加强林芝市级医院建设

援藏工作队着重从林芝市人民医院、藏医院、妇幼保健院这三家医院着手帮扶,以“三驾马车” 并驾齐驱的方式打造林芝市的医疗高地。

林芝市人民医院

通过“组团式”医疗援藏和柔性援藏等方式,集合援藏资金项目,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强三甲、创一流”,启动“521”行动(5大中心,2大平台,1大基地),持续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全力推进五大中心建设: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已经挂牌,林芝市实现了心血管诊疗全覆盖;另外,目前国家区域创伤救治中心已申报;初级卒中中心已成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业务流程已经理顺,正在进行场地改造,进展顺利。

林芝市藏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与林芝市藏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在林芝市藏医院建设广东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在广东省中医院建设藏医工作室,实现“中医进雪域,藏医进南粤”。启动人才培养、业务合作、科研协调、产业发展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同时,广东省派出17名柔性援藏人才帮助林芝市藏医院成功“创三乙”。

林芝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省派出14名柔性援藏队员,帮助林芝市妇幼保健院于2019年底完成“创二甲”目标。

三个网络扶基层

提升林芝基层医疗水平

援藏工作队织实了粤林对口帮扶网络、市县乡村协作网络、远程互联互通网络这“三张网”,提升林芝市基层医疗水平。

2020年,广东派出的77名三级医院对口帮扶人才,按照“抓管理、带队伍、传技术”的工作思路,帮助各县区人民医院先后修订完善制度522项,开展新项目196个,开展培训470余场,培训医护人员7369人次,结对培养本地人才130人。

积极推动市县医联体建设,以林芝市人民医院为核心,推动“五大医疗资源共享平台”,辐射带动各县区医疗卫生机构。

同时,工作队帮助察隅县实现全县域远程诊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无偿捐赠200万元,创建米林县琼林村医室、鲁朗镇卫生院、工布江达县错高乡卫生院3个互联网医院示范点,突破性开出了自治区第一张远程电子处方,让基层群众通过网络享受广东三甲医院专家线上诊疗服务。

四项机制育人才培养林芝本地医疗队伍

工作队通过“输血、换血、造血、献血”四项机制,实现了从“援物”向“援人”的转变。

“输血”引才引技。引入18名“组团式”医疗人才,涵盖医院管理、医疗质控、护理管理、临床、医技等专业,快速提升了当地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筛选推广了一批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开展了自治区首例冠状动脉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换血”交流置换。2年引进了119名柔性医疗人才,开展临床一线值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行政管理等,帮助当地规范或建立临床路径29个,完善或制定规章制度48条。同时,置换出31名本地学科骨干赴广东学习进修。

“造血”固本培元,在本地首次启动高层次人才遴选。其中,开展了为期3年的“暨南大学高级研修研究生培养项目”,为本地培养研究生49人。

“献血”辐射协同。支援期间,工作队召开学术会议31场;开设“白求恩大讲堂”;组织援藏专家举办“基层医疗机构无证医师培训班”等。

四个途径治未病巩固林芝健康扶贫成果

援藏工作队通过健康宣教、专病筛查、免费救治、上门巡诊来进一步巩固林芝健康扶贫成果

疫情期间,为做好防控工作,防范于未然。援藏工作队筹集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价值500余万元,极大缓解了林芝防疫物质紧缺的燃眉之急,全体医疗队员提前在春节期间进藏,参与西藏疫情防控工作。

四个结对促融合

加深粤林交流交往交融

援藏工作队开展了“结亲结对、交流交融”系列活动。通过帮扶医院与对口科室、援藏师傅与本地徒弟、医疗组团与重点单位、援藏医生与本地患者“结对结亲”的方式,进一步增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 帮扶医院与对口科室“结对结亲”

强化支援医院与林芝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帮扶,开展“院包科”结对结亲,并要求结对科室做到“一次汇报、一次感谢、一次邀请”。

  • 援藏师傅与本地徒弟“结对结亲”

开展“师带徒”结对结亲,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要求结对老师做到“一个方案、一门技术、一个评语”。

  • 医疗组团与重点单位“结对结亲”

开展援藏医疗队与林芝市学校和企业的结对结亲,送医送药上门,将“治未病”健康观念深入传递给当地干部群众,要求医疗组团做到“一场健康讲座、一次上门巡诊、一个绿色通道”。

  • 援藏医生与本地患者“结对结亲”

开展援藏医疗队员与患者“1对1”的结对结亲,提供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和力所能及的帮助,要求医疗队员做到“一次随访、一次宣教、一份心意”。

同时,系列活动也锻炼了队伍,让每一个医疗队员对援藏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加深入且直观的认识。

一年半来,广东医疗援藏工作获得国家卫健委、自治区卫健委高度肯定,得到媒体广泛关注,其中,中央媒体报道6次,工作内容登载国家卫健委和自治区党委简报5次,学习强国平台5次,其他媒体报道300余次。

接下来,广东医疗援藏工作仍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向市县乡村联动整体推进转变,从缺什么援什么的强身健体向纵深推进医疗改革的基因改造转变,从关注治病的医疗援藏向关注治未病的健康援藏转变。


作者|赵莹

编辑|周艳梅 责编|张秀丽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文末说点心里话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