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打造一流政务服务中心

宜居石龙
+ 订阅

经过八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今天(12月29日)上午,位于石龙镇龙城二路8号的石龙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正式启用。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陈钊;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叶久根,石龙镇委书记梁寿如,镇委副书记、镇长李亚鹏,镇委副书记张彤飚、刘志坚等镇领导班子成员,松山湖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张瑞娜出席启动仪式。石龙镇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村(社区)书记主任、镇人大代表、工商联(商会)和各重点企业代表参加启用仪式。

与会领导嘉宾参观石龙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市、镇领导对中心的布局、管理、“救命神器”AED配置和防疫措施频频点赞,特别参观了中心内的智慧政务大厅、母婴室、多功能会议室等区域,称赞这些功能室布局科学,充分整合了空间资源。

启动仪式上,与会领导嘉宾一同观看石龙镇政务服务宣传片。导办、综合、公安、税务、人社、公积金、不动产和市政公用服务等窗口代表上台宣誓,进一步展现了政务中心的新气象,新服务,新作为,彰显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担当。

为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石龙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政务服务党员示范窗口。“共产党员示范岗”工作人员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带领窗口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了“政务党旗红”的党建新品牌。

叶久根和石龙镇副镇长张煜培分别向东莞市税务局石龙分局专区、石龙自来水公司窗口授予“共产党员示范岗”牌匾。

李亚鹏对石龙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正式启用表示祝贺。他指出,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政务服务工作的初衷和目的,新办事大厅建设是我镇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石龙政务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要以新办事大厅启用为契机,进一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办事更舒心、企业办事更方便的工作目标,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窗口服务集成化、审批流程规范化、办事过程阳光化、信息数据共享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要求,努力把大厅打造成为石龙展示形象的“城市会客厅”、便民高效的“服务综合体”、优化环境的“改革加速器”,为我镇加快高质量发展、建设“湾区高品质名镇”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随后,市、镇领导一同为石龙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正式使用按下启动键。

石龙政务服务中心

石龙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总占地面积近5600平方米,集中进驻27个办事单位,包括行政职能部门和“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单位。中心设置有75个服务窗口,划分“综合、公安、税务、人社、公积金、不动产、市政公用服务”七大主体服务窗口,和“咨询导办区、自助办理区、便民服务区、休闲阅读区、群众等候区”五大配套服务区域,承办超1100个政务服务事项,能够充分满足办事窗口和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办事大厅的基本需求,全面提升石龙镇政务服务水平,基本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中心有导办员和志愿者为办事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更有周六延时开放、全天候的24小时自助办理、办证邮政快递到家等便捷服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厅、自助式上网和文印设施、无障碍通道、休闲座椅、母婴室、阅览室等一应俱全。中心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有“莞家政务”、公安、税务等自由服务终端,市民可随时自由办理发票申领、发票代开、申报纳税、往来港澳通行证签注、交通违章处理、参保缴费信息打印等各类事项。

石龙政务服务中心对外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下午14:00-17:30;

周六延时服务: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公安、自来水、综合窗口)

★法定节假日除外

石龙政务服务中心特别提醒市民:

中心严格按省市防疫要求落实防疫措施,对每个进入办事大厅的人员、办事群众测温和检验粤康码,温度正常、持绿码、佩戴口罩者方可进入。

中心实行全预约制,市民可通过“莞家政务”公众号进行预约,凭预约信息及“粤康码”进场办理业务。

欢迎市民朋友扫码关注

“东莞市石龙镇政务服务中心”

欢迎市民朋友通过“莞家政务”公众号

进行预约

交通指引

(一)公共交通

1:乘坐商旅1号线或3号线到“汇星大厦站”,下车后步行至车站正对面即可到达。

2:乘坐330路、360路、336路、537路公交车到“石龙镇政府站,下车后往北步行约300米。

(二)自驾

在导航APP搜索“石龙镇政务服务中心”前往,到达后请按现场指示有序停放车辆。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69-81329688

监督电话:0769-12345

地址:东莞市石龙镇龙城二路8号(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石龙分局对面)

文、编 | 张娟

图 | 张娟 梓佑

校 | 梓佑

审 | 姚颖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宜居石龙”,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南方号 : 宜居石龙

新浪微博:宜居石龙

● 扫码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