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东莞人,看到新区这片充满生机、孕育希望的热土,非常欣慰!”28日,在滨海湾新区“育先机 开新局”主题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在致辞中表示,从几十年前从北京毅然回到广东,见证家乡在改革开放下的沧桑巨变,如今又看到滨海湾新区从东莞边缘地带成长为湾区璀璨明珠,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蓝图规划一点一滴变成现实,他感到很荣幸。
去年6月,在滨海湾大桥方案设计竞赛上,何镜堂领衔的设计团队从20家桥梁设计领域知名设计机构(含联合体)中脱颖而出,以“玉兰桥”的方案拔得头筹。该方案与东莞文化品位高度契合,与新区发展定位相吻合,与城市生活环境充分融合。
滨海湾大桥效果图
“任何设计必须做到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三者融合。” 作为本地人,何镜堂认为东莞拥有地域独特的气候、环境、山水、历史、文化,在城市建筑中应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在指导设计滨海湾大桥时,何镜堂直觉联想到了东莞市花玉兰花,就把桥顶设计为含苞欲放的玉兰花花蕊形态,不仅表现了东莞的地域特色,又寓意了东莞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
何镜堂表示,滨海湾新区有成片的待开发空间、有滨海的自然景观,还有近代鸦片战争战场的历史人文资源,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如今,滨海湾大桥等新区蓝图规划正一步步照进现实,区域潜力不断被挖掘。“滨海湾新区拥有这么好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总体规划、产业定位,未来必将能成为代表“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必将成为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市。”他开心地说。
致辞上,何镜堂还号召希望全国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东莞滨海湾看看,他祝愿,未来有更多项目和成果能够在新区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见习记者】郑国豪
【摄影】黄政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