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这一年|不能让乱港分子再跑了

港真
+ 订阅

萧震然今年35岁,他在香港从事律师职业已过10年。在去年的修例风波期间,萧震然和近100名法律界业内人士成立了一个名叫“香港熊猫大状”的义工律师团,为香港警察及其家人、爱国爱港人士、内地同胞等,提供必要且适当的无偿法律援助。

作为香港的执业律师,2020年他最关注的是香港国安法的落地实施。当然对于最近热议的香港保释制度,他也有自己的话想说……

【2020年,他想说】希望明年能够到大湾区来执业,与内地的同行学习交流。

“熊猫大状”的来源

南方日报:能否介绍一下“熊猫大状”,当初为何要召集这样一个团队?

萧震然:去年修例风波的时候,黑暴活动十分猖獗,有不少爱国爱港的市民还有内地人在香

港遭受袭击。在当时的香港,暴徒被捕后往往会有系统的法律支援,而爱国爱港的市民面对

法律程序却非常迷茫。我记得当初接到的一个法律求助,一名香港科技大学的内地生在科大

校园里携带一把刀保护自己,被警察以藏有攻击性武器的罪名拘捕。在香港藏有攻击性武器

是严重罪行,很可能会坐监。

于是我萌生了一个想法:能否组建一个团队为这些在黑暴中受害的同胞提供法律援助?我发出呼吁后,很快就有一些律师和前香港警察表示响应。

熊猫是国宝,大状则代表香港大律师这一独特职业,因此“熊猫大状”律师团象征我们是一个爱国、爱港的法律团体。

南方日报:过去一年里“熊猫大状”团队做了哪些援助工作?

萧震然:我们义工团之前主要负责法律咨询,比如说去年香港发生了7.21事件,有一些爱港人士需要我们的法律援助。还有一些市民在清理暴徒留下的“文宣”海报时,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请教如何才是合法的处理。

我记得去年有一位从深圳来香港的人士在黑暴活动里被袭击,我们协助他在香港申请政府的暴力伤亡补贴,再去陪同他去警局对接抓捕嫌犯的事宜。他和我说的话让我印象深刻:“来香港有心理阴影了。”这也是很多受害者在去年那场风波中的遭遇。

乱港分子黎智英近日被保释

乱港分子黎智英近日被保释

保释制度出问题了吗?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如许智峰等乱港分子频频在保释期间潜逃,很多人认为是保释制度存在漏洞,对于香港的这一司法制度你如何评价?

萧震然:首次,我来解释一下香港的保释制度。在香港的司法制度里,保释是被控犯罪的嫌疑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所以除非基于一些特殊的理由,比如犯人可能在保释期间再次犯罪,犯人可能在保释期间干扰查证,或者犯人在香港缺乏社会联系有外逃风险等,法官一般都会批出保释,而不是还押候审。

所以我们看到,虽然去年修例风波期间有很多年轻群体的黑暴分子被捕,但是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留下案底,大多在香港也有固定的家庭。所以在提供了足额的保证金后,大部分人都能获得保释。这是基于香港保释制度作出的决定,即“原则保释,拒绝例外”。

南方日报:你认为香港很多黑暴参与者保释期间潜逃,原因在哪?如何补上这一漏洞?

萧震然:目前对于香港保释制度的质疑很多,但其实在修例风波发生之前,这一制度在香港运行得还是很成功的,弃保潜逃的比例非常小。之所以会出现许智峰,还有12瞒逃港人这样的事件,我认为很多人被错误的舆论误导了。

我们知道今年国安法出台,包括黄之锋、黎智英这样的乱港分子一直在制造恐慌气氛,宣称在国安法下“被捕就会送中”,导致很多罪行并不严重的人选择出逃。而类似许智峰这样的乱港议员,他们出逃很多是为了攫取政治利益,当然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我认为当下最需要的是对国安法的宣传教育,让香港市民认识到在国安法下依然可以有充分的权利和自由,同时让那些被蛊惑走向犯罪的人珍惜好自己的保释权利。

香港需要系统的法制教育

南方日报:在经历了去年修例风波黑暴的漩涡后,你认为该如何重塑香港人对法制的信心?

萧震然:信心源于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就比如疫苗,只有在接受足够的正面资讯后,大多数人才会接受它,我想法制也是一样。

在过去政府有一个思维,奉公守法对于公民是理所当然的,在我成长的这些年,香港没有系统的法制教育,市民们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对法律条文缺乏认识,所以我们看到会有所谓“违法达义”的谬论。我觉得香港未来一年要做好法制教育的工作,除了推广国安法和基本法外,我认为基础的法制教育建设是必要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如何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过去的香港,很多人对于律师咨询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贵”,问一个问题也要几千块钱,是很多人半个月的收入。所以明年我们“熊猫大壮”团队打算推动更加普惠的法律咨询服务,让更多人能够请得起律师,才能真正重建港人对法制的信心。

南方日报:你觉得内地和香港的司法有哪些可以交流学习的地方?

萧震然:我觉得两地的法律虽然属于不同的法系,但又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比如说香港的审讯程序里非常重视“交叉盘问”,就是我们经常在港剧里看到的律师盘问证人的桥段,这一点在内地体现的比较少。不过内地对于法庭调解方面做得很不错,目前两地之间企业投资非常频繁,作为香港律师我们也要习惯调解这个程序。

今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允许香港律师在大湾区执业,为此我最近正在进行大湾区执业考试的培训,期待能够早日通过考核,和内地的同行们互相学习交流。

【记者】吴扬

【海报】张瑞威

编辑 董晨晨
校对 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