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重要资讯 | 游族网络80后董事长林奇不幸离世;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将迎新规

21金融圈
+ 订阅

重点关注:

☞  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销售将迎新规

☞ 《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发布

☞   游族网络80后董事长林奇不幸离世

☞  中泰证券因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遭处罚

行业消息

1、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办法征求意见:互联网平台暂不能代销

1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办法》共八章69条,分别从理财产品销售机构、理财产品销售管理、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办法》界定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范围以及销售活动概念范畴。《办法》将理财产品销售机构分为两类:一类是销售本公司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一类是接受银行理财子公司委托销售其发行理财产品的代理销售机构。

《办法》明确规定未经金融监管部门许可,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直接或变相代理销售理财产品;且明确,现阶段代理销售机构为其他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对于代理销售机构,《办法》还提出了一些应持续具备的条件:财务状况良好,运作规范稳定,具备与独立开展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相适应的自有渠道、信息系统等设施和销售流程自主管控能力等。

对于理财产品销售活动,《办法》规定:一是以展示、介绍、比较单只或多只理财产品部分或全部特征信息等方式宣传推介理财产品;二是提供单只或多只理财产品投资建议;三是为投资者办理认购、申购和赎回;以及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业务活动。

对于在代理销售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产品过程中的责任界定,《办法》明确理财子公司和代销机构共同承担合规销售的责任以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义务。

《办法》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是理财产品的设计发行方,主要责任是确定如实反映产品属性的同意信息内容和披露标准,筛选合格的代理销售机构并实施持续有效管理,明确规范销售的执行标准和约束机制。

《办法》还对银行理财子公司和代销机构分别提出了机构和产品尽职调查要求。例如,针对理财子公司一方,要求其对代销机构的条件要求、专业服务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等开展尽职调查,明确规定准入标准和程序、责任与业务、存续期管理、利益冲突防范机制、信息披露义务及退出机制;针对代销机构方面,要求对拟销售的理财产品开展尽职调查,承担集中审批职责,并纳入本机构统一专门名单管理,不得仅以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产品资料或其出具意见作为审批依据。

同时,为充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办法》明确,对于通过电子渠道向非机构投资者销售理财产品的,要求理财产品销售机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完整客观记录客户营销推介、产品风险和关键信息提示、投资者确认和反馈等重点销售环节,确保能够满足回溯检查和核查取证的需求。

《办法》规定,除非与投资者当面书面约定,评级为四级以上理财产品销售,应当在营业网点进行。

此外,《办法》还对理财产品销售文本、从业人员管理方面给予了详细的规定。如,理财子公司应对宣传推介材料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和授权,且为最终责任承担责;未经理财产品销售机构进行上岗资格认定并签订劳动合同,不得从事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在向投资者销售理财产品前应进行自我介绍并告知信息查询和核实渠道等。

2、证监会: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

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并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刑法修正案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犯罪的刑罚力度。欺诈发行、信息披露造假等违法犯罪行为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修正案大幅强化了对上述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

对于欺诈发行,修正案将刑期上限由5年有期徒刑提高至15年有期徒刑,并将对个人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5%的上限限制,对单位的罚金由非法募集资金的1%-5%提高至20%-1倍。

对于信息披露造假,修正案将相关责任人员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罚金数额由2万元-20万元修改为“并处罚金”,取消20万元的上限限制。

3、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出炉:2019年共罚没金额3.2亿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5日发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9年中国共立案调查垄断案件103件,结案46件,罚没金额3.2亿元。其中立案调查垄断协议案件28件,作出行政处罚12件,罚没款2.77亿元;立案调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15件,作出行政处罚4件,罚没款3387万元。

4、住建部长回应“保障房资金闲置超450亿”:已整改近9成

12月26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201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尹中卿在提问时表示在当前许多城市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很多城镇居民,特别是年轻人买不起房、租不到房、租不好房的情况下,出现这些问题是很不应该的。

而对于2019年保障性安居工程455.97亿元资金闲置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到了12月中旬,地方已经完成了整改408.86亿元,整改率是89.67%。

5、人民银行发布“九不得”禁令,明确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行为边界

12月2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21号公告,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做市商管理有关事宜。

公告所称现券做市商,是指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做市业务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境内金融机构法人。

公告规定了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做市商应当遵守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自律规则,妥善保管与做市业务相关的询价及交易记录,履行信息保密义务,建立健全防范做市业务风险和利益冲突的内控机制和操作流程。

6、证监会发布两项金融行业标准

12月25日,在中国证监会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交易数据交换协议》《资本市场场外产品信息数据接口》两项金融行业标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高莉介绍,《证券交易数据交换协议》(简称STEP)金融行业标准自2005年发布以来,2014年进行了修订。STEP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全市场证券交易数据交换规范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业务的快速发展,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沪港通、深港通等与外部对接需求逐步增多,亟须参照升级后的《金融信息交换协议》国际标准,结合国内证券交易实际需求,对STEP标准进行再次修订。STEP标准的修订实施将进一步规范证券交易数据交换接口,增强接口适应业务创新变化的灵活性,有利于降低行业技术开发成本和风险,提高数据的可靠传输及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效降低国际市场参与者接入国内市场的技术门槛。

《资本市场场外产品信息数据接口》金融行业标准针对在报价系统或证券公司柜台发行的场外产品类型,规定了产品信息数据接口的数据化要求、分类模板、数据化过程和产品信息,适用于产品注册、产品销售以及其他数据交换场景。标准的制定实施,可以有效规范相关场外产品的分类模板、元素定义和接口形式,有利于产品信息在产品管理人、产品发行人、产品销售机构、监管部门、行业自律组织、信息中介和合格投资者之间高效流转,有利于产品信息的跨平台、跨系统、跨行业交换,以及产品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和相关业务监管。

7、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言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

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5日就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报告进行分组审议。与会人员指出,这份报告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都很强,对新业态、新领域当中不正当竞争的一些问题点得很准,让人耳目一新。

今年9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检查报告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与会人员表示,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直播平台等新兴领域的监督,依法严厉查处利用新技术手段实施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要针对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的现状,抓紧完善法律的配套制度,提高法律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依法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氛围。

“最近网上出现出租车行业协会告网约车垄断的问题,网民意见也很犀利,说到底是想反谁的垄断?”朱明春委员说, 过去传统出租车垄断的时候,日子很舒服,新业态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也动了这个行业的奶酪,但确实给一部分有需求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各有各的优势。要注意把创新业态模式和不正当竞争区别开来,要鼓励适度竞争,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以便最好地保护企业的创新发展,最终也就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直播带货所带来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加以解决,防止泛滥扩大、防止愈演愈烈。”李巍委员说,有关部门要抓紧梳理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配套制度,对直播带货当中的一些不法行为进行有效规制,明确认定的条件,细化处罚梯度,提升法律的精准度和可操作性。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增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相关法律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市场监管、广电、商务等部门要不断去探索创新新情况下的监管方式,形成合力,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

公司消息

1、游族网络:董事长林奇因病救治无效于12月25日逝世

12月25日晚,游族网络发布公告称,当日收到公司董事长暨总经理、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林奇家属的通知,林奇因病救治无效于12月25日逝世。林奇直接持有公司2.20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23.99%,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此前,因涉嫌公司高管投毒董事长事件,游族网络股价于12月24日创下近五年来的新低。数据显示,7月至今,股价累计跌幅超过50%。

从上市公司三季报来看,多家机构持有持有游族网络股份,包括三季度新进的太平基金-长安信托·稳健增利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太平基金锐进3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私募大咖冯柳管理的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和明星公募东方红旗下的两只产品。

2、中泰证券: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被山东证监局责令改正

中泰证券12月25日晚间公告,近日收到山东证监局《关于对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

山东证监局发现中泰证券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制作和发布关于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报告《转型农业服务商,打开成长新空间》过程中,未能遵循独立、客观、公平审慎原则,未对引用的重要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核实,导致该研报内容出现重大错误,客观上传播了虚假、不实、误导性信息。

第二,对部分同一MAC地址或手机委托监控预警事项未及时有效处理。

山东证监局表示,上述问题一违反了《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第三条和第九条的规定,上述问题二违反了《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反映出中泰证券内部控制不完善。依据《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的规定,山东证监局决定对中泰证券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中泰证券应认真进行整改,于2021年1月15日之前向山东证监局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中泰证券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整改,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目前,公司经营情况正常。

3、特斯拉副总裁回应“质量不合格报道”:离谱,已准备起诉

据澎湃新闻报道,对于有文章质疑特斯拉使用不合格零件、包工头管理风格等问题,12月26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发微博回应称:“这文章编织的如此离谱,已经超出我们的想象力了,槽点太多都不知该从哪里开始说了。我们的法务已经在准备起诉品玩,相信他会对自己的言行所造成的影响承担责任。”

4、徽商银行因“四宗罪”被罚290万元

12月25日银保监会官网行政处罚一栏公布了一批安徽银保监会开出的罚单,共计11张,均指向一家城商行——徽商银行。

其中8张罚单指向徽商银行总行层面。具体来看,徽商银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包括,同业业务专营部门管理不到位;信贷资产非真实转让;同业投资严重不审慎;同业投资风险分类不实。

安徽银保监居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对其罚款290万元。

市场消息

1、深圳重开私募注册登记,或将择优试点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深圳已重新开放证券类私募基金注册登记,12月开始已能够成立新的证券类私募基金。

此前,北上广深等多地都已暂停私募基金注册登记,其中深圳从2016暂停该业务至今已将近5年。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证券类私募基金注册登记的放开或将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择优试点,有两类私募最受欢迎。

2、641家上市公司预告全年业绩,超四成报喜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5日晚间,共有64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预喜率为42.59%。不少上市公司因业绩大幅超预期,在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后,股价出现明显异动,这在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中表现尤其突出。业内人士认为,有业绩支撑并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白马龙头股股价仍有较大空间。

3、新三板公司今年IPO申报量猛增,过会率达94.66%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今年对于新三板拟IPO企业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截至12月22日,今年以来进入IPO辅导期的新三板企业达到368家,比去年全年增加42.63%,新三板公司IPO上会审核通过率高达94.66%。

试点注册制后,上市辅导、审核环节进程明显缩短。在此背景下,企业申报IPO的积极性大增。今年上会的新三板企业中,75%选择申报创业板和科创板。

此外,注册制下企业上市节奏明显加快。资料显示,今年以来申报IPO的36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中,有28家成功转板上市,当年辅导当年成功转板的企业占比达到7.6%;另有6家已经通过了审核。

4、2020年私募机构备案了24只新三板产品

据证券日报报道,2020年是新三板改革大年。精选层设立,转板制度出炉……种种制度创新和改革,让机构投资者重新看到新三板的投资价值,不少机构重回新三板市场。

私募机构2020年在新三板表现较为活跃。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2月15日,今年以来私募基金共备案了24只新三板产品,其中有的机构旗下有多只新产品注册,如北京新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备案了5只新三板产品,是数量最多的一家;上海茗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发行了2只新三板产品。

今年虽然不是私募基金设立三板产品最多的年份,但也算是脱离低谷期。由于新三板市场从2015年4月开始持续调整,市场流动性匮乏,2019年新三板产品募集困难,全年私募基金仅备案了1只产品,还有1只是2019年12月31日设立,今年1月才备案。而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私募机构备案的新三板产品分别有273只、89只和73只。

5、券商预计明年约8500亿元险资增量资金入市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2020年以来,险资在二级市场上扫货、加仓。截至目前,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0次,创近五年新高,涉及股票13只。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的支持下,预计2021年各险企同比例增加权益投资规模。

“假定在保险新规等政策推动下,明年权益资金占险资的比例提升3个百分点至16.2%,考虑保险资金可运用余额增至23.6万亿元,测算得到2021年险资将为A股带来增量资金约8524亿元。”华西证券表示。

6、下周A股解禁市值超1100亿元

据wind数据,下周(12月28日-12月31日)共有70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量79.32亿股,按12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为1185.79亿元,较本周解禁市值518.77亿元上升128.58%。

从解禁市值来看,12月28日是解禁高峰期,33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计978.46亿元,占下周解禁规模82.51%。按12月25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居前三位的是:国电南瑞(425.55亿元)、德赛西威(305.24亿元)、北京银行(138.09亿元)。从个股的解禁量看,解禁股数居前三位的是:北京银行(28.95亿股)、国电南瑞(16.49亿股)、德赛西威(4.28亿股)。

7、下周五只新股上市

12月28日,N丰光(代码:430510.OC *)、N振邦(代码:003028.SZ)、N一鸣(代码:605179.SH)、N秉扬(代码:836675.OC)、N华旺(代码:605377.SH)上市。同日,盖世食品(代码:836826.OC)、惠泰医疗(688617.SH)两只新股申购。

12月30日,征和工业(代码:003033.SZ)将进行申购。12月31日,重庆银行(代码:601963.SH)、传智教育(代码:003032.SZ)两只新股申购。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