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雅昌文化集团ERP项目上线仪式在雅昌艺术中心三楼举行。这也是自去年与商业云软件供应商Info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雅昌文化集团副总裁、印刷业务单元总经理王小斌表示,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雅昌原有的系统已无法支持集团不断扩大的业务。其所面临的运营挑战包括:各部门系统相对独立,要获得准确透明的数据挑战很大,要实时共享信息,提高效率的难度也很高;比如,财务系统急需统一的核算标准,并与业务系统无缝集成,达到数据一致性等。
雅昌文化携手Infor后,在未来数字化合作升级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更好地使用互联网平台,把企业优势的产品能力通过互联网平台输出;二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高智能化、生产化能力。
雅昌文化集团是一家综合性文化产业集团,以艺术数据为核心,IT技术为手段,互联网为平台,为艺术行业提供智慧化的艺术数据及IT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为艺术爱好者提供服务和产品。Infor则是一家全球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专注于行业的纵深度解决方案。
高端访谈:
南方+:对国内来说,似乎对Infor不是很了解。能介绍一下?
谢晓蓓(Infor大中国及韩国地区总裁):Infor是一个全球的企业管理软件公司,最大的特点、与其他管理软件不同的地方是“立足于行业解决方案”,主要是行业解决方案、云解决方案。
全球我们只专注14个行业,这14个行业制造行业大半壁江山都需要的,然后以此进行行业纵深。每一个客户的行业立足点上与其它不同行业之间的区别相当大的,推出云服务时也强调,天上没有一朵云是相同的。
例如文化艺术印刷行业,汽车制造是另外一个行业,每一个行业之间都存在很大区别,一定要为这些不同行业寻找立足于他们的“最后一公里”。
对企业来说,前面有很多助跑,最重要还是在最后一公里的细分化服务,谁能帮客户想得更多、做得更远,才能真正使企业运营达到了“既有最好的投资回报又有最大的成效”。
南方+:雅昌从集团层面怎么看待数字化这件事?通过数字化这件事要解决哪些问题?
王小斌(雅昌文化集团副总裁、印刷业务单元总经理):数字化是一个很大的项目,包括安全方面、版权方面,以及系统建设上。艺术领域也都非常正视数字建设,但这块恰恰缺乏核心的软实力,只有标准化才能完整实现数字化体系建设。
明年我们重点是PIM系统开发,产品研发、产品运行等,都需要后端MES系统做支撑保障,推动每一块量产化最大价值实现。我们也希望得到Infor的支持。
南方+:雅昌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的了解,比较有意思的是,你们选择的是一家跨国企业。Infor如何对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场景有更深入了解?
王小斌:选择一个合作伙伴,是看合作伙伴对我企业发展上是否最合适,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最安全、最高效的系统解决方案。我们不是不认同国内系统,相比之下,部分国内系统更缺乏的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们公司在系统化也花了不少的钱,但是不成体系,都是块状分布的。
我们也在思考,企业在去年有了更高的快速发展,但为什么营收在10个亿左右就突破不了,能不能到15亿、20亿?到底什么原因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是人的问题、市场的问题还是管理系统的问题?我们自己也在找问题。人也有问题,我们也发现,背后是没有一套更好的系统支撑经营和为经营做决策的系统。
我们原来是点到点决策,受很多咨询公司启发,市场很大但为什么就上不去?找到很多的原因,这也是原因之一,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光有ERP没有MES也不行,光有MES更不行,前端不能给客户提供高效的研发保障,形不成完整的体系也不行。高层以及技术层面意识到这个问题,才有了这样的合作。
谢晓蓓:我作为一个纯粹的中国人,在外企做了二十多年,致力于把全球最好的科技引向中国。首先,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雅昌将五千年文化传承积累传播出去,这是一个跨越历史和跨越地域的产品,这不止是本土性的。
越来越多中国本土的客户,其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走向世界,遇到这个困难一定要更多国际型的最高标准甚至最专行业的特色专家和服务。
我们在上海等区域都有自己本土的研发中心,中国的需求可能代表的是世界水平,不能只用中国现有的技术,要用更多的现代技术为中国的未来服务。
【记者】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