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新基建”,申菱环境IPO募资6.5亿元建设研发制造基地

南方+ 记者

12月22日,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申菱环境”)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深交所创业板IPO首发顺利过会,让这家佛山企业距离资本市场迈进了一大步。

公开资料显示,申菱环境成立于2000年,主营专用性空调为代表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下游行业包括信息通信、交通化工、能源电力、军工航天等,以及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轨、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板块。

随着工业经济和“新基建”的发展,专用性空调正在迎来更广泛运用,手握业内最多发明专利的申菱环境也有望迎来广阔成长空间。招股书披露,申菱环境本次IPO拟募集资金6.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研发实力,1.5亿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订单激增,欲借募资扩大产能

寒冬腊月,当你坐在室内享受着空调或暖气带来的舒适时,有没有想到,支撑现代社会飞速运转的电信机房、通信基站、金融后台、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样离不开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保障?

这就是专用性空调的使命所在:它可将环境的物理参数、化学参数、生物参数等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或满足防爆、防震、抗冲击等特殊要求专门设计制造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产业化场景之中。

随着工业生产、轨道交通、信息通信、核电等领域的发展,专用性空调在现代社会迎来更加广泛的运用,申菱环境也驶入了增长的快车道: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申菱环境营收入为9.7亿元、11.2亿元、13.5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884.31万元、1.03亿元和1.01亿元。

5G、大数据等“新基建”为公司带来重要增长点。招股书显示,2017年开始,华为连续三年成为申菱环境的第一大客户,主要向华为供应机房精密空调和直接/间接蒸发冷却机组等数据服务空调。包括华为在内,从2017年到2019年,该项业务营业收入从1.85亿元增至4.6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达到36%。

报告期内申菱环境历年营业收入。图片来源:申菱环境招股书

报告期内申菱环境历年营业收入。图片来源:申菱环境招股书

今年,当宏观经济遭遇疫情等挑战时,申菱环境的发展势头并未被明显影响。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9亿元,而由于下游客户一般在年初进行立项、规划和审批,下半年才实质交验、结算,因此公司下半年收入往往较上半年更高,过去三年平均占比为59.3%。据此计算,申菱环境今年全年营收有望超过13.4亿元,接近2019年的表现。

招股书也从侧面披露公司仍处于增长的快车道。“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安排”一节披露,近年来,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增长较为迅速,所面对的主要细分行业市场需求也在提升,对公司原有产能带来持续性挑战。

“在订单激增的5-12月份,冲孔、冲片、焊接等生产共用工序频频出现高负荷甚至遭遇产能瓶颈。”招股书透露。

因此,本次募集资金建设“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有助于缓解申菱环境当前产能负荷率过高的现状,解决瓶颈工序(如焊接、钣金冲孔、折弯等),提升产能满足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和新产品、新工艺的需求;项目还将用于提高申菱环境产线自动化水平,提升制造能力,并提升产研系统智能化水平、科研技术的孵化能力及技术创新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手握百项专利,将加大研发力度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的快速推进,各类需要专用性空调的产业化场景仍在不断扩张。咨询机构ICTresearch研究显示,当前中国数据中心每年新增投资规模达1200亿—1400亿元,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数据中心保有量将超过7.5万个,总面积将超过3000万平方米。

应对新基建的机遇,申菱环境是否做好充足准备准备好?

招股书用一组数据展现了申菱环境的实力:截至目前,申菱环境共有发明专利111项,实用新型专利252项,共有20项创新产品和技术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的奖励,其中于2012年、2016年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申菱环境的空调生产车间。顺德区市监局供图

申菱环境的空调生产车间。顺德区市监局供图

作为对比,在依米康、英维克、佳力图三家专用性空调的同行中,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英维克仅获得软件著作权56项、专利权340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

申菱环境还形成了超高能效、环保绿色工程、智能控制、极端环境保障、防爆防腐、抗震抗冲击等六大核心技术体系,并组建了庞大的研发团队:截至2019年底,申菱环境共拥有研发技术人员447人,占员工总数21.07%。2017-2019年,申菱环境研发费用支出从4157.40万元增至5159.55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7%。

申菱环境仍将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招股书透露,本次募投项目“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也包括加大研发中心建设投入、加大研发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研发用软硬件设施水平,强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投入。

此外,申菱环境也将将拓宽环保治理行业,并开拓能源管理方向,利用积累的换热技术,向节能改造、集中供暖、供冷等方向发展。

“公司将坚持‘空调与制冷’方向,继续提升信息通信、特高压、轨道交通、核电等新基建战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并大力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和升级的市场机会。”招股书指出。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编辑 杨馥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