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22日
是每一个广州市民都要过的“节日”
到了这一天
全市各个地铁、公交车站特别热闹
“志愿小分队”在各个车站、车厢来回巡视
给热心让座的乘客送上文明小贴纸
运气好的话
还能看上一场充满朝气的“快闪”
收到精美的礼物
它就是广州市的“让座日”
这个节日,2011年首设
每年主题不同
2015年“友爱在车厢 一分钟志愿”
2017年“寻找文明让座的最美乘客”
2020年的主题是“十年礼让”
今年“让座日”当天广州塔更为它整夜亮灯
“让座日”为什么选择12月22日?
意为取“让让”的谐音“RR”
同时,“22”的字形又与座位的形状相似
是不是一个有意思又暖心的节日呢?
12月22日08:15,广州地铁嘉禾望岗站
“您过来坐这里吧!”清脆的声音传来
地铁站务员寻声过去
列车开门,一位老人上了车
这时车厢内已经满座
当老人准备找个角落站稳的时候
一位男孩留意到了他
立马起身邀请老人过来坐下
看到这一幕,站务员立马上前
为男孩的行为点赞
并送上了“十年礼让,文明出行”的小贴纸
拿到贴纸的男孩颇有些羞涩
老人家在一旁说道:
“我的腿脚不方便,不常出门
但是每次出门乘坐地铁都会有人让座
这就是广州的风气啊
让人非常的暖心。”
12月22日17:30,广州市3路公交车上
下午5点半是广州晚高峰时段
恰巧12月22日是冬至
大家都赶着回家吃“团年饭”
3路公交车上十分拥挤
到了文明路站
一位年轻父亲抱着孩子上车
车上的人实在太多了
父子俩只能挤到驾驶位旁边的方寸之地
突然,一个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小朋友,给你坐吧!”
随即,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从座位上跳下来
“谢谢姐姐!”小男孩奶声奶气地道谢
文明礼让,让车厢洋溢着和谐的氛围
以上两个小故事
只是“十年礼让”的小小缩影
十年的文明礼让
给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
一起来听听市民是怎么说的
街坊王伯伯
我家住东山口,每个月都要去省人民医院看病,需要坐地铁到烈士陵园站,虽然只有一站,但因为腰痛,不能在车上久站。每次上车,都有年轻乘客让座,让我特别感动。
来广州出差的万阿姨
因为业务关系,每次坐火车到广州,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物品。一路上感觉很累,但进了地铁站,经常有工作人员帮忙,有时还能帮忙搬东西,送到车上。而且常常是我一上地铁,就有年轻人主动让座。虽然我没到需要让座的年纪,但列车上的年轻人,看到我大包小包的,又是一个女人,都愿意给我让座。我很感动,感觉广州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很高,在这里受到朋友般的礼遇。
广州社科院研究员彭澎
要解决让座的问题,关键是要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设立“让座日”正是推动城市文明的一股清新之风。文明不是挂在墙上的旗帜或者标语,而是体现在市民的行为上,给公交车上的老人让座就是文明的一种体现。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得者
李森
在这十年里,广州地铁公交上很多市民热心让座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行为在广州已经蔚然成风。这是广州文明创建的成果,我们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行动中并延续下去。把随手可为的事情做到人人可为,事事可为。
今年,广州成立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
他们的任务是公交站点、
轨道交通站台和主要交通路口
开展公共秩序文明引导行动
倡导广大市民提升文明素养
培育良好的公共秩序
公交车、地铁是人来人往的公共空间
在方寸之间
一个文明的举动、一个友善的行为
足够让人感到温暖、驱散疲惫
让我们给每一次文明礼让的行为
点赞!!!
来源:广州文明网 南方都市报
编辑:黄家荣、刘樱洁
责编:黄斌、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