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五新村:青山秀水种红茶,合作共赢开辟绿色茶叶富村路

南方+ 记者

视频

热水滚烫入壶,壶里的茶叶像泡在温暖的浴池,舒服地伸展芽叶,几秒过后,茶汤变得红亮鲜艳,茶香四溢,倒上一杯轻抿品尝,入口回甘,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走进揭西大洋茶园,一道上好的潮汕工夫茶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

揭西大洋茶山

揭阳市揭西县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揭西五新村虽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但过去由于分散种植规模小,市场优势不大。近年来随着产业园的建设推进,五新村茶叶逐渐由分散走向集中,以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徐徐拉开揭西茶叶富农的发展新帷幕……

规划整齐的茶园。

规划整齐的茶园。

青山种红茶,优质茶叶开辟振兴富村路

揭西县是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4%,峰峦层叠,日照充分,雨水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茶树生长。尤其是茶树为喜阴植物,缭绕不去的云雾增强了漫射光,光合作用效率高,叶片舒展叶色深,叶绿素含量更高。

驱车来到五新村的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园,一望无际的茶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让人心旷神怡,茶农正忙着浇水、摘茶、除草等工序,忙得不亦乐乎。

正在采摘鲜叶的茶农。

正在采摘鲜叶的茶农。

“潮汕地区喜喝炒茶,虽然炒茶有地域特色,但始终走不出潮汕地区。因此我们茶园以种植红茶为主,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曾担任3届五新村村委会主任、现任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的邹俊红介绍道。

揭西县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下称云顶茗合作社),是集生态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合作社,由五新村65户村民组成。地处素有“中国云顶”之称的揭西县大洋山,平均海拔800米,云雾缭绕,山泉清澈,是天然生态茶类种植的绝佳环境。

过去的大洋山虽盛产茶叶,但因规模小,无品牌,过去在市场上难见踪影。2011年,邹俊红带头成立了合作社。开始引领村民走上产业化的道路。“红茶和炒茶品种一样,但是比炒茶更费工夫”,邹俊红谈起制作红茶的工艺如数家珍,“我们茶园共种有500亩红茶,全部要求纯手工采摘,再经过萎凋——发酵——揉捻——烘干这一系列工序,才能进入市场。”

被誉为“中国云顶”的揭西县大洋山。

被誉为“中国云顶”的揭西县大洋山。

红茶清香回甘,温和不伤胃,相比潮汕传统炒茶,红茶的受众群体遍布全国,市场空间巨大。“150g的红茶,分别有三个价位:228、328、880,最高价位的红茶的原材料是纯茶叶芽头,一斤干茶就需要采摘40000个芽头才能制成。”据邹俊红介绍,合作社现拥有茶叶种植基地1200多亩,主要种植单丛、梅占、金观音等十几种优良茶叶,主要销往珠三角、河南和海南等地。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云顶茗合作社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每年产值300多万,带动了133户农户增产增收,先后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广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等多项殊荣。

青山种出优质红茶。

青山种出优质红茶。

创新出良种,科学管理推动绿色产业链

茶叶要发展,除了原料好,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揭西县云顶茗合作社除了具有独特的高山生态环境之外,更离不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创新科研支持和指导。

从2016年起,云顶茗合作社以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科技创新为主导,执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生态与物理防控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一年12个月份,每个月都有对应的管理规范,例如1月是土壤铺草,保护天敌,3月是放置LED窄波杀虫灯和天敌友好型色板。”邹俊红表示,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茶园实现了不施化肥也能消灭害虫的目标,产出的茶叶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五新村全景。

五新村全景。

2018年,省农科院创新团队在大洋山上试种英红九号茶叶,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尝试。2019年春天,首批高山英红九号春茶新鲜出炉,一芽一叶、叶底肥嫩,汤色红匀明亮、甜香醇厚,深受青睐和好评。

“现在我每天到茶园干8小时的活,浇水、拔草、摘茶等,每天可以拿到200块钱工资,”63岁的五新村村民邹瑞群告诉记者,“我自己也有种茶,以前会直接打农药,来到这边学习后,也学会了很多无公害的绿色种茶技术。”

宽阔平坦的山间道路。

宽阔平坦的山间道路。

“今年还修通了从山下到茶园的道路,现在旅游的车辆都可以直接开上来。”邹俊红指着平整宽阔的山间道路说。据悉,大洋山上的茶园将不仅仅只作为茶叶种植基地,未来揭西还将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线路,将游览茶园风光与购买茶叶旅游手信相结合,延长茶叶产业链条,推动多产业融合发展。

2020年8月24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公布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专业镇名单,揭西县共有8镇12个乡村获得专业认定,其中茶叶是数一数二、不可或缺的特色产业。琴棋书画诗酒茶,茶是生活七雅之一,而揭西是茶的故乡。良种繁育、生态种植、茶旅融合、古茶树园,揭西茶叶发展得如火如荼,正日益坚定地迈向乡村振兴致富路……

【记者】唐楚生 陈婷婷

【通讯员】林馨妮

【照片】陈钦松 孙龙炜

【视频】蓝影影视

编辑 冰子
校对 冯志坚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