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南山“棒少年”,从孤独的球队到全国冠军

创新南山
+ 订阅

近日,纪录片《棒!少年》的播出获得了如潮好评,讲述了一群孩子逆风挥棒,与自己命运叫板的故事。在深圳,也有这么一群“棒少年”,他们在南中国逆风挥棒,从开始根本找不到对手比赛,一直走到了全国冠军、世界第八。

它就是1999年成立的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在其影响下,深圳刮起了一股棒球旋风,成为了棒球文化的热土,校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棒球队,还培育出数十万计的棒球迷。华侨城中学校长蔡树男告诉记者,如今,它已为深圳市培养了棒球国家一级运动员50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10余人,为全国各大院校及专业队培养输送近160名优秀棒球人才。近日,记者走近了这支传奇的球队。

孤独的棒球队踟蹰独行

一般的学校操场,红色跑道里围绕的不是足球场就是篮球场,但华侨城中学高中部却与众不同,它操场是一个专业的棒球场。当记者跟着华侨城中学体育老师黄永东走进球场时,身穿训练服的同学纷纷向师长脱帽致敬。黄永东告诉记者,这就是棒球文化跟东方文明结合的一个表现,队员们除了追求更快更强的运动能力,还要是一个会感恩懂礼貌的青年人。

球场上,随着球棒的挥动,一声声清脆的击球声响起,汗珠在球员的皮肤上滚动,看着球员们努力训练的样子,黄永东向记者讲述了球队的发展史。

1997年,华侨城中学体育老师黄永东和深圳大学体育老师王健在一次聊天中,谈到了在中小学建立棒球队的想法,结果两人不谋而合,决定联手组建当时在南山区、乃至全深圳市惟一一支棒球队。考虑到培养一名棒球运动员需要5至6年的周期,二人先在华侨城小学中组建了棒球队。1999年9月1日,当这批华侨城小学的学生升入到华侨城中学初一年级,华侨城中学棒球队也就顺理成章建立了。

黄永东告诉记者,当时,棒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建队的时候学生和家长反应很冷淡,勉强招到了了30名队员。刚开始时,组建棒球队和训练经费都要靠自己去筹集。很多运动器材是找打棒球的朋友借的,有些则是朋友用旧后赠送的。不仅如此,棒球队根本没有专业训练场地,训练的时候只能四处找空地“打游击”。

更为困难的是,后来很多家长不理解、不支持自己的小孩参加棒球队。组队不久后,部分队员的成绩开始下降,这时一些家长怕影响孩子学习,要求退出棒球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支持自己小孩继续参加棒球队,因为这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自从加入棒球队后,变得更有礼貌,更有纪律,更懂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贪玩、调皮。

就这样,棒球队在争论中继续坚持训练。黄永东告诉记者,当时的想法就是要抓紧一切时间训练,除了课余时间外,节假日也都在训练,所以大家都非常辛苦;不过,这项运动尽管辛苦,但趣味性也非常强,能最后留下来学生,都是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学生;因为热爱,他们就不觉得辛苦,反而很乐意接受训练。

棒球队刚组建的时候,深圳没有其他棒球队可以互相切磋比赛,球队只能到广州、香港等地比赛,深圳也没有棒球的土壤,能看懂棒球的人寥寥无几。就这样,球队就在这种孤独的环境里一步一步前行。

从一战成名到全国冠军

2000年,黄永东、王健带领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没想到一战成名,获得了全国第七名,广州队获得了第四名。华侨城中学棒球队从此一战成名。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棒球队,给予了大力支持。2001年8月,黄永东、王健再次带领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参赛,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次竟然一举夺得了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冠军,前线捷报传来,华侨城中学、小学领导和家长们都欢欣鼓舞,纷纷奔走相告。

由于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取得了全国冠军,所以,国家体育总局决定派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参加2002年在日本举行的第22届世界少年棒球锦标赛。到日本后,华侨城中学的第一场比赛是对阵上届世界冠军美国队,面对强手,队员们没有退缩,而是顽强比赛,最后居然战胜了美国队,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并让所有人觉得不可思议。美国是世界棒球强国之一,上一届中国队的成绩还是倒数第一,这一届居然战胜了实力强大的美国队。

不过,那一年华侨城中学队的故事跟《灌篮高手》中湘北队的遭遇一样,虽然赢了最强对手,但在第三场比赛中由于体力不支输给了当年的冠军队墨西哥,最终取得了大赛的第八名。大赛结束后,获得冠军的墨西哥队教练特意跑过来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队的敬意,这位教练说,墨西哥夺冠之路上,惟一感觉心惊肉跳的比赛就是对阵中国队,比赛过程中,一度认为自己会输给中国队,没想到最后能胜出。

棒球运动正在深圳逐渐普及

此后,由华侨城中学棒球队为班底的深圳市棒球队参加了诸多大型比赛,取得了各种荣誉。如广东省运动会冠军、广东省棒球锦标赛冠军、全国青少年棒球U19冠军赛、全国第二届青运会棒球赛冠军、亚洲第18届棒球锦标赛(U18)第六名、第二、三届海峡赛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第四名等。

最令黄永东欣慰的是,不仅华侨城中学棒球队带回的荣誉越来越多,棒球也逐渐在深圳越来越普及了。如今,黄永东除了是深圳市棒球队的总教练,还是深圳棒球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告诉记者,2000年的时候,深圳能看懂棒球不到500人,而今天这个数字呈几何倍数增长。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校园棒球也得以快速普及,深圳九个区的40余所学校开展了棒球项目,其中棒球高水平校1所、棒球传统校4所、棒球特色校30余所,棒球在校人口有近15000人;组建U18棒球队1支、U15棒球队5支、U12和U10棒球队30余支。

“我们办第一届海峡两岸棒球联赛的时候,整个球场周围没有观众,只有安保人员。而到第三届的时候,已经是满场观众了。”黄永东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如今在棒球之路上,华侨城中学队再也不是孤独前行。

不过,深圳棒球的发展跟棒球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相比,还是任重而道远。在蔡树男看来,棒球的普及还是面临诸多因素的限制。首先是棒球对场地的需求大,棒球场的面积是足球场的1.5倍。其次是棒球装备比较贵,一套装备置办下来往往需要几千元。再次是棒球对人数要求比较多,一支队要有18名队员。另外,棒球的规则也比较复杂,观众理解比较难。

可喜的是,棒球运动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受重视。据《中国棒球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设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棒球相关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人口超过500万,观看和参与棒球相关赛事、活动和节目的人口超过2000万,棒球核心产业、紧密产业及相关产业总规模超过500亿元。

2020年的奥运会本该成为棒球运动“回归”奥运的历史元年,棒垒球时隔12年重回奥运大舞台,可惜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拉下了舞台。虽然这让棒球爱好者们有所失落,但在中国深圳这个中国最“年轻”城市里,仍然有着这么一群像蔡树男、黄永东和华侨城中学一样的棒球人正坚持着这项运动。蔡树男说:“我们现在要做的还是慢慢夯实棒球的土壤,通过球队取得的成绩,来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棒球运动,爱上棒球运动。”

蔡树男告诉记者,如今,深圳市教育局已经批准华侨城中学可以对棒球特长生进行自主招生,为棒球特长生打开了升学通道。2012年以华侨城中学为发起人成立了深圳市棒球协会,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深圳棒球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或省队)”的高水平棒球人才培养输送体系。近年随着棒球运动在全国得到重视和普及,各地的棒球水平迅猛提升;高校棒垒球项目也快速发展,全国近200所大学有棒垒球校队,有棒球单招体育院校13所、垒球单招体育院校10所、招收棒垒球高水平运动员的普通高校6所。华侨城中学棒球队成为这些高等学府的棒球优质生源。可以预见,未来深圳这片土壤上,将会结出棒球的丰硕成果。

来源: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