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狼疮、战"蝶"鹏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成功举办深圳市首届狼疮论坛

深医二院健教号
+ 订阅

 

由深圳市医师协会主办,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深圳首届狼疮论坛暨深圳市继教项目风湿免疫病继发肾损伤的诊治进展学习班在中州圣庭苑酒店顺利召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荣誉主任、学科带头人许赤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多省、市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病理科专家,围绕目前国内、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就狼疮诊疗的临床经验、器官保护、妊娠管理、发病机制、治疗靶点等前沿科学问题同堂研讨,共同交流。

王梅英主任主持会议开幕式

2020年12月19日,本届大会正式开幕,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王梅英主持会议,大会主席许赤多主任致开幕词,对莅临现场的各位领导、专家、同仁和线上授课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大会主席许赤多教授致欢迎词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熊建义出席开幕式,他高度赞扬风湿免疫专业是符合未来学科发展方向的"朝阳产业",提出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是科室发展及提升科室竞争力的基石,并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就如何进行专病建设提出建议,对风湿免疫科的发展表达美好祝福。

熊建义副院长致辞

深圳市医师协会执行会长王天星出席大会,他指出风湿免疫病是疑难病,而风湿免疫科是个非常年轻的学科,大量临床问题亟待解决,还有很多未知的研究领域。他肯定了深圳市风湿免疫学发展的成绩,并对未来更好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王天星会长致辞

开幕式后进入学术交流环节。因为疫情原因,本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来自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李梦涛教授、冷晓梅教授、肾内科的李航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穆荣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古洁若教授、潘云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陈盛教授,香港大学病理系的吕力为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的蔡小燕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的陶怡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于清宏教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曾华松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的刘冬舟教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的孙炜教授,围绕狼疮临床诊疗过程中出现的血管病变、感染、肾脏损伤、精神神经病变、股骨头坏死、妊娠管理等难点问题展开探讨,并对狼疮的最新治疗进展,尤其是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经验交流。

中山三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潘云峰教授在讲述2020年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解读

上海交通大会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陈盛教授,授课题目:神经精神狼疮的新机制和新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蔡小燕教授,授课题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感染

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陶怡教授,授课题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抗磷脂抗体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于清宏教授,授课题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精准治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华松教授,授课题目:自身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王梅英教授,授课题目:难治性狼疮肾炎的诊治进展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关节科主任孙炜教授,授课题目: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股骨头坏死

深圳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刘冬舟教授,授课题目:生物制剂带来狼疮治疗的变革。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01年开设门诊,2007年组建病房,为深圳市建立最早的风湿病专科之一。学科队伍及医疗规模逐渐扩大,学科地位不断提高。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硕博占比75%以上,均为国内知名院校正规风湿免疫病专业毕业。目前病房床位24张,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年出院1200余人次。科室目前是深圳大学、安徽医科大学、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依托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平台,我科广泛开展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生殖及脊柱关节病等领域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近5年科室参与或承担国家级、省厅级及市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6.1。2019年获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排名第61。此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进一步提升了科室学科影响力,提高了风湿免疫科临床医生在狼疮规范化诊治方面的理论水平,为以后的狼疮专病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宣教科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