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跑”出拯救上市企业加速度

佛山中院
+ 订阅

近日,佛山中院审理的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成功入选广东法院

优化营商环境破产典型案例!

(点击图片查看全部入选案例)

该案是佛山中院受理的

第一宗上市公司重整案!

从受理重整申请到终止重整程序,

历时仅仅36天,

是国内耗时最短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例之一。

德奥通航涅槃重生,

1100多名工人得到妥善安置,

近5亿元债务得到清理,

超过2.43万名中小股东的利益得到维护。

这是一件怎样的案件?

一起来了解一下~

泡在机器轰鸣的车间查看设备、与研发队伍探讨技术升级方案、和客户洽谈新订单……10月中旬,踏访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奥通航公司”),可以看到总经理张文彬步履匆匆,电话一个接着一个。

“公司重燃生机,都是法院给了我们起死回生的机会!”张文彬感慨道。据介绍,德奥通航的“重生之路”仅用时36天,目前单月产值突破4000万元。

一家濒临倒闭、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暂停上市的家电外销龙头企业,是如何在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夹击下重整成功涅槃重生的呢?

1

转型“双主业”折戟沉沙

德奥通航公司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厂区

(图片来自网络)

德奥通航公司是一家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民营企业,原名为广东伊立浦电器公司,主要研发、制造及营销电饭煲、电烤炉等厨房小家电产品以及智能打饭机、智能炒菜机等餐饮服务智能装备,于2008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注重质量管控和科技研发,倡导的理念是“匠心研制 品质致胜”,成立之初的1994年就引入日本品质管理体系,拥有电磁加热、精准温控等小家电技术专利700余项,有着一支70余人的研发队伍。公司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销小家电500万台左右。

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企业,

是如何走到被暂停上市、

濒临破产的地步?

原来,2013年公司管理层推行“小家电+通用航空”双主业战略,决策进军通用航空领域,并将公司更名为现名,随之在欧洲大笔投资与收购,并在江苏、湖南等地设立多家子公司。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由于投资速度过快、子公司严重亏损和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德奥通航自2017年出现经营和债务危机,2018年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去年5月15日被暂停上市,若公司在2019年末不能达到恢复上市条件,将被强制退市。

门、窗上已被贴上了封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孙嘉夏/摄

“最困难的时期,我们发不出管理人员工资,不足4成人员上岗,公司十几个官司缠身,多个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货源被供应商断供。”张文彬回忆到,被暂停上市时公司负债5亿多元,公司上下都在为能否渡过这一生死劫而揪心。去年7月22日,债权人向佛山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请。

2

抢抓“窗口期”竭力拯救

“德奥通航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像这样有拯救价值的企业我们要应保尽保。”案件审判长、佛山中院民五庭法官王滑明调查后认为。

合议庭来到企业调查、评估重整可能性

然而,要成功重整上市公司没那么容易,一个个难题摆在了王滑明面前。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重整需同时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同时,德奥通航要恢复上市,必须于2019年底前完成净资产、扣非利润转正等恢复上市条件,否则将被强制退市。一旦被退市,逾2.4万股民将血本无归,公司也难以再吸引新的投资方加入,很大可能破产清算。

距离“窗口期”仅剩下5个月,

如此短的时间化解

近5亿元的债务且实现盈利,

谈何容易?

第一步:“预重整”机制提前介入

为此,佛山中院运用“预重整”机制提前介入,抢抓“窗口期”。王滑明实时关注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要求企业首先要自救,剥离亏损的通用航空不良资产,聚焦小家电主业,同时稳住职工队伍、积极引入投资、加大市场销售力度。

召开司法重整听证会

第二步:“竞争选任”提前选出管理人

佛山中院还通过“竞争选任”的方式提前选出管理人,组织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节点,倒排工期。

“证监会批复和最高院核准后,重整方案必须一次性通过,否则要重整成功并恢复上市基本无望。”王滑明表示一度很忧心。

第三步:组织债权人“预表决”

为此,在重整计划草案形成后,法院指导管理人组织债权人进行“预表决”。根据债权人的预表决结果,提前了解债权人意愿,然后再协商再确认,推动债务人、投资人和主要债权人就重整方案的主要内容达成一致。

“在报证监会核准的过程中,公司要上报的材料特别多也很复杂,一旦出错就可能错失了宝贵的‘窗口期’”。王滑明提及,法院与市、区、镇三级政府联动,推动其与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接,为重整顺利进行节省了宝贵时间。

3

“诊疗式”重整换取生机

今年4月22日,证监会和最高法核准后,佛山中院当天裁定受理重整申请。

张贴重整案件受理公告

在前期现场调查、多方听证等“视触叩听”式审查基础上,佛山中院创新运用法治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诊疗式”方法进行重整。

为加速进程,债权申报期内法院同步指导开展招募投资人、研究重整计划草案、债权审核、会议筹备等各项工作。同时,法院整合“诊疗资源”,第一时间通过佛山市破产案件处置工作联合协调小组启动府院联动机制,推动解决企业信用修复、职工权益保障等难题,为成功重整按下快进键、加上双保险。

重整案件受理之后,

召集债务人、管理人进行座谈

另外,佛山中院还优化“诊疗环境”,灵活采用网络公告、代表会议等方式,公开重整流程动态,让利益各方积极参与、支持重整。

“法院给了最大的支持,‘三个随时’让重整加速,我们可以随时报送信息、法院随时审查、法官随时指导。”谈及这次重整,管理人陈海说道。

合议庭深入一线调查排摸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5月27日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各表决组以超过90%的通过率表决通过重整计划草案。

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

5月28日

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这场关乎上市企业生存危机的重整,仅用时36天。

公司起死回生,职工们感慨万千。“工资和社保现在准时发放和缴纳,我们能安安心心上班了。”公司破产重整案职工债权人代表、工会主席何江城动情说道。

9月4日

随着王滑明向深交所送达股份转增登记及过户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德奥通航重整案画上圆满句号。据悉,这次重整,公司职工工资、抵押和50万以下债权100%、普通债权85%清偿。

“现在公司上下信心满满,拟投入逾1亿元进行技改,同时还将拓展内销渠道,跟上‘内循环’步伐。”张文彬表示。

这是佛山法院办理破产案件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佛山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368件,4家民营企业经破产重整恢复生机,盘活资金近12亿元。

下一步,佛山法院将充分发挥破产审判依法促进市场主体再生、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更好落实保市场主体、保就业要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司法服务保障。佛山中院副院长黄学军表示。

编辑丨佛山中院微信编辑小组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