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抓培训促就业暖心服务 湘桥区人社局多措并举帮扶贫困劳动力

湘桥发布
+ 订阅

文化水平高的,送书籍给他们“充电”,文化水平稍低的,统一组织起来进行粤菜、家政等培训,让他们多一门谋生的本领;能出去工作的,尽量鼓励外出就业、创业,要照顾家里而无法外出的,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灵活增收……

做好就业扶贫工作,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是脱贫攻坚的重大措施,湘桥区人社局充分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能优势和平台力量,牵头有关部门,多措并举帮助区里有劳动能力的精准扶贫对象实行就业创业。     

培训充电,为贫困劳动力增添谋生门路

摆脱贫困,奔向小康,掌握一技之长是关键。为此,区人社局在帮扶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为贫困劳动力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技能保障。

根据前期对各贫困劳动力培训工种意向摸查,区人社局联合湘桥区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天川职业培训学校通过送技下乡、送技到户等方式,组织潮式卤味、家政服务、网店运营(美工)等工种技能培训班,至今年11月底,有671名贫困劳动力接受免费技能培训,其中组织“潮州菜师傅”培训205名。

■潮州市湘桥区组织开展的粤菜师傅培训,让贫困劳动力掌握多一门就业技能

从区人社局获悉,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天川职业培训学校都在湘桥区内,利用这一优势,区人社局联合各镇对贫困劳动力开展培训,由镇里统一组织学员参加,两个机构派出老师到镇里统一授课。通过粤菜师傅、家政等各方面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更多的谋生本领。

除了培训,区人社局还采购了一批专业书籍给贫困劳动力“充电”。对于那些没空参与培训,或者学历相对较高、自学能力强的贫困劳动力,会将专业书籍送到他们家里。

“这些书籍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如果专心看都能学到不少知识,有看不懂的还可以联系培训老师,我们都给他们留下了培训老师的联系电话。”区人社局就业促进股股长苏文青表示,对于学历稍高的贫困劳动力,根据他们的情况,主要会配备关于会计、电商营运等方面的书籍给他们“充电”。

开发岗位,让无法外出贫困户灵活增收

除了培训,区人社局更千方百计帮助区里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和创业。

首先,是线上线下结合,组织开展劳务招聘。区人社局积极发动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2017年至今,区人社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举办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约12场次。

其次,为帮助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区人社局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来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并落实各项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2017年至今,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58个,这些岗位包括保洁员、保安员、道路维护人员等,累计吸纳贫困劳动力140人,至2020年11月底在岗人员117人。至目前为止共发放公益性岗位相关补贴约478万元。

■潮州市湘桥区组织开展的劳务招聘,给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潮州市湘桥区的公益性岗位,村里的保洁员提供了灵活就业增收的机会

“对于这些公益性岗位,我们要求收入不能低于潮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每月1410元。”苏文青说,这些公益性岗位大部分在村里,劳动强度不大,比如保洁员,每天只要打扫下卫生就可以,有时候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工作。这种灵活的岗位对于身体有些小残疾或者家里有重病者需要照顾,无法外出的劳动力非常适合。

服务引导,贫困毕业生一个个落实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对于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 ,更是一件大事。

“对于区里2019届、2020届共23名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我们一个个打电话过去了解他们的就业意愿。”苏文青说,为做好离校未就业的贫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区人社局积极发动有意愿的贫困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基层就业创业服务岗位和社区工作者岗位应聘。至目前为止,已有6名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有意向安置到基层服务岗位,目前均已安置完毕。

苏文青说,这些岗位分布在区里或镇里,主要从事基层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工作,还有在居委会从事城乡社区工作,都是不错的工作岗位。

此外,根据就业需求,将他们推荐给企业,由企业与他们对接。


来源:湘桥区扶贫办

编辑:湘桥区委网信办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