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寮步人而言,饭桌上那股浓浓的豆酱香味,就寄托着寮步人欲说还休、总也抹不掉的乡愁。”12月18日,刘松泰撰写的《酱香两百年:寮步豆酱的前世今生》正式发布,作品以故事的形式,为读者们细说寮步的另一种香气——豆酱香。
一粒粒普通的黄豆,在寮步人的手里,演变成了吃不腻的美味,搭配不同的食材变化出不同的味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岭南风味。豆酱下饭成了当地的饮食习惯,老百姓餐桌上离不开豆酱这一道佐料,豆酱蒸排骨、豆酱煮鱼、豆酱煮南瓜……刘松泰说,只要家里有一埕豆酱,一年到头不怕无餸下饭。
谈及为何书本取名《酱香两百年:寮步豆酱的前世今生》,刘松泰表示,为了溯源寮步豆酱的历史,他多次上门走访凫山村一个最早从1821年开始制作豆酱的家族,通过口述的方式,详实地整理出这户人家六代人传承豆酱制作技艺的故事,以及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追溯到寮步豆酱传承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
刘松泰说,希望年轻一辈阅读这本书后,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寮步豆酱的前世今生,让更多年轻人热爱寮步豆酱,共同努力将传统文化发展成文化产业,打造寮步豆酱文化品牌,让酱香继续在寮步历久弥新。
67岁的刘松泰,1953年生于寮步镇富竹山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刘松泰出生在农村,乡下的农活,他几乎每天都干,再熟悉不过了。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是那个年代少有的高中生。1980年以来一直在寮步镇政府工作,从此,刘松泰再次与农村结缘,与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我的家乡在寮步,我在寮步,刘松泰这个名字被很多市民所熟知,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泰叔”。虽然是知识分子,但他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热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奔走在寮步的山水田野之间,写出了一本本乡土气息浓厚的书籍,用相机拍下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瞬间,他既是一名充满乡土情怀的作家,同时也是一名记录历史的摄影师。
刘松泰出版新书 详解寮步豆瓣酱前世今生</p><p
几十年来,刘松泰扎根农村、心系农村、眷恋农村,他热衷挖掘传统、整理本土文化,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变迁,曾出版《乡土情怀》《香市溯源》等著作,为传承寮步传统文化作出积极贡献。寮步素有香市之称,以两种香而闻名,一种是莞香,另外一种是酱香,刘松泰努力守护着家乡的味道,留下家乡的记忆,让外界闻香识寮步。
“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这个地方的灵魂,我们的祖辈在这块土地上勤劳的生活了那么多年,这些东西不能掉。”刘松泰发自内心地说。在农村广袤无垠的土地有着数不清的风土人情,这给刘松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和灵感,他用平实无华的文字讲述着农民的故事,把多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想真实地记录下来,挖掘了大量本地传统文化,成为城市变迁珍贵的集体回忆。不是乡村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旁观者,而是乡村农民的一员。”
【记者】何明强
【通讯员】尹巧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