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经纬: 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权威访谈

南方+ 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二〇三五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新目标新任务,并就“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具体部署,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站在经济特区建立40年、“十四五”即将开启的新起点上,珠海要如何走好下一程?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经纬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南方日报:近年来,珠海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下一步工作方向是什么?

张经纬:珠海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就确立了生态优先、保护环境的发展战略,强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40年来,探索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在经济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始终“颜值”不改,蓝天白云常驻、青山绿水依旧。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及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根据生态环境部10月通报的2020年9月和1—9月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前三季度,珠海市空气质量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3位,同比提升6位;改善幅度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9位。此前,珠海已在今年5、6、7月连续3个月,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如此成绩来之不易,也意味着要再上层楼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按照珠海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规划体系,优化完善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格局,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努力把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南方日报: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珠海有何部署?

张经纬:围绕碧水攻坚战,市生态环境局将聚焦“保好水治差水”,坚持系统治理、流域治理,继续实施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专项攻坚,巩固黑臭水体整治成效,将持续推进河流、河涌综合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加强排水和工业企业监管。接下来,还要继续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管,统筹全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强化水环境风险防范,防止已整改问题反弹。此外,为促进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将加快补齐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短板;持续开展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查、测、溯、治”四项重点任务,规范入河排污口设置,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按照部署,市生态环境局将实施大气精准治污管控,建立点线面精准管控的大气攻坚机制,推动臭氧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开展柴油货车专项整治与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指标动态管理和重点企业执法监管,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同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能源结构深挖减排空间,大力发展环保节能产业,促进污染防治与效益提升互促共进。接下来,在保护珠海的“好空气”上,将突出精准治污,将以臭氧防控为核心,针对臭氧形成的两项重要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细化分阶段改善目标和治污项目,在污染防控上做到时间精准、空间精准、行业精准和措施精准。

在净土防御战中,继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加强成果应用,做好源头防控,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等。通过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网络,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综合成效,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意识,最终达到合理规划土地用途,有序开展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加快提升土壤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效果。此外,生态环境部门还将严格固体废物监管,提高珠海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水平。

南方日报:在生态环境领域,珠海在体制机制创新、新型科技的运用方面有哪些特点?

张经纬: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智慧云建设将是未来重要工作方向。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加强数据管理和监测平台的共建共享,建立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和共享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风险预警和环保执法的综合集成;全面实现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对环境各类信息进行快速感知、全面汇集、融合共享、深入挖掘、多维分析,建成各环境要素全面、上下协同、内外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管大数据体系,整体提升珠海市综合环境管理能力。

通过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加快完善生态保护相关的评估、监管、执法的标准规范体系,梳理总结现有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四梁八柱”式治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进展,实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赔偿、生态保护补偿等制度,进一步探索研究珠海市在新时期推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此外,珠海市生态环境局还将在创新执法模式严格环保监管方面发挥主动性,将对照法律法规和排放标准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监管,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推动“一对一”把脉问诊,启动“在线监测+视频监控+企业自查+指导帮扶+严格执法”模式,对环境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恶意违法行为严厉处罚、公开曝光,强化公共信用管理制度评价运用,通过“奖优罚劣”方式引导企业达标排放。进一步深入洞察群情民意,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环境权益。

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南方日报:珠海生态环境保护将如何融入区域发展战略?

张经纬:未来,珠海将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加强区域水环境联防共治、健全突发环境事故沟通机制、推进珠澳环保产业交流合作、深化环境宣传交流合作、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合作、推进生态调研互访合作,共筑珠澳优质环保生活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做好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相关工作。

如全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的构建,就将瞄准珠海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定位,系统对接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通过科学编制“三线一单”,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硬约束系统落实环境管控单元,以关键单元的改善促进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切实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底线约束,促进珠海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珠海市生态环境局正抓紧编制水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环境治理相关的“十四五”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补齐污水、固废、餐厨垃圾处理及地下管网建设等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短板,改善饮用水源水质,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董谦君

【统筹】沈梦怡

【策划】陈捷生 吴志远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