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新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 记者

从高空俯瞰珠海高新区,沿着珠海情侣路向北望去,沿岸景观带与滨海风貌相融,如同一条灵动飘逸的“绿丝带”。离岸不远处,一栋栋高耸壮观的建筑拔地而起,其间上演着一个个动人的创业故事。一座更具现代感、更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正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

五年,是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但在这座南海之滨、特区之城发展史上却留下深深印记。站在“十三五”迈向“十四五”的门槛上回眸,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令人欣喜。作为特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珠海高新区的发展成绩更加鼓舞人心。

这是乘风破浪的五年。在全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之下,珠海高新区“一区多园”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1902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035亿元,年均增长15.7%;高新技术企业由2015年的223家增加至97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由2015年的第31位上升至第22位,创历史新高。

这是美梦成真的五年。全区居民就业稳定、收入增加,小病基本免费、大病救助兜底,就近上好学,文化活动多姿多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精气神更足。

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珠海高新区将迎风而上、凝心聚力,在新起点上开启新征程,构建新格局,抢抓机遇“窗口期”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中心,为珠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新引擎和独具特色令人向往的魅力之城作出新贡献。

●“四链融合”打造科创高地

“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云洲智能5G技术无人艇、国家级重大科学研究平台“天琴计划”……近年来,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先后在珠海高新区涌现,这也是该区持续向创新要动力、以创新推动区域发展的生动注脚。

2017年,“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首批两颗卫星成功发射,与以往的遥感卫星不同,这两颗卫星均为视频成像卫星,未来有望提升我国从内陆到沿海地理、生态环境、国土资源变化监测的时效性。2019年,国内首颗由国家立项、面向未来引力波空间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迈进“太空试验”阶段。

五年来,珠海高新区不断统筹规划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实现“四链融合”,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中高效转化。

创新平台倍速增长——珠海高新区出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政策条件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最高1亿元的财政经费扶持。珠海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德(珠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以科技企业加速器、广东省“双博基地”等高端创新平台相继落地。

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为强化人才要素对创新的核心作用,珠海高新区每年安排公共财政收入的1%作为人才专项资金,全面实施“凤凰人才”计划,出台新引进青年人才房租补贴、引进创新创业团队奖励等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各级人才及团队项目选拔评定工作,2016年至今,国家级人才从1人增至13人,占全市76.5%;省级人才从9人增至17人,占全市60.7%;市级人才从297人增至446人,占全市22.9%;区级人才从47人增至137人,增长率为191%;省级创新创业团队从1个增至3个,占全市37.5%;市级创新创业团队从10个增至42个,占全市40.8%。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发展需要载体,更需要全方位、系统性服务。目前,经过多年来的培育,珠海高新区已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特色园区”的全链条创新主体培育体系。据统计,全区共有11个孵化器,孵化载体面积达111.72万平方米。

“大院大所大装置大平台”是打造科创新高地的重要载体。接下来,珠海高新区正积极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平台、大载体、大装置落户珠海。“上天入海”的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将成为珠海科技创新突围的有力武器。

 亿胜生物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工作。钱文攀 摄

亿胜生物研发人员在实验室工作。钱文攀 摄

●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11月13日,32位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投融资机构以及企业的集成电路专家,被聘为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特聘专家,为区域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11月29日,健帆集团投资15亿元的“金鼎产业园”项目在珠海高新区开工奠基,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血液净化医疗设备及耗材生产基地。

新动能、新产业,彰显珠海高新区以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珠海高新区发挥区域特色产业优势,围绕省、市部署要求不断壮大新兴产业能级量级,作为经济向上突围的战略支撑。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制定出台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金融业等系列“政策十条”,规划建设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扶持和产业聚集,该区涌现出全志科技、炬芯科技、博雅科技、普林芯驰、亿智电子、英诺赛科等业界知名企业,现已发展成为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2019年,珠海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八、珠三角第二,其中高新区占据一半,为实现全市“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根据部署,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通过实施芯片设计突破、化合物半导体提升、产业链延伸、打造人才高地四大工程,做大做强集成电路产业链。预计到2025年,集成电路企业年度总营收将突破300亿元。

除政策扶持外,为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珠海高新区先后成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办公室、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办公室,助力该区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新思路。

近几年,珠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目前,该区已形成血液净化、基因重组药物、生命监护、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医疗器械等六大特色产品门类,聚集了健帆生物、亿胜生物、宝莱特、赛乐奇等业内近百家高质量发展企业,并荣获诸多国内大奖。近五年来,珠海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率高于20%。

未来,珠海高新区将加速产业资源要素聚集,推进产业配套发展,力争让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成为高新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深化改革加快融入大湾区建设

每周一早上7时,香港青年汤毅韬会从家中出发。2个多小时后,他就可以在珠海高新区与公司成员开早会。大湾区时代的“双城生活”,让汤毅韬的创业进程步入加速期。

去年3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高翔和汤毅韬将创业团队带到珠海高新区,创办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根据该区政策,他们仅缴纳了1元的租金就获得了一个2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目前,公司在珠海、香港两地设立了双研发中心。凭借优惠的创业政策和核心技术优势,这家初创公司已成功拿到华为订单。

近两年来,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作为距离澳门最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珠海高新区聚焦载体建设、顶层设计、协同创新等多维发展,全方位推动全区资源深度对接港澳地区,吸引一批如同高翔团队一样有“硬实力”的港澳科技项目落户唐家湾主园区。

越来越多的港澳对接平台在珠海高新区涌现。与澳门大学共建平行孵化器,推动创新创业资源双向流动;聘请10名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专业人士为科技顾问;与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展开合作,更多优质创业资源在这里落地生根。

目前,珠海高新区依托“港湾1号”科创园内1万平方米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形成“一个核心基地、多个众创空间、若干协同支点”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生态圈;筹建1亿元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金,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到珠海高新区创新创业。截至目前,高新区共引进港澳创新创业项目54个。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对外紧抓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内持续改革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再提升。全区“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探索构建“投促中心+区属国企+创新创业中心+孵化器运营商”的大招商模式;在全市率先将公安、国土、规划等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到区行政服务大厅,部门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探索试行“容缺受理”,积极推进民生业务零跑动,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占99.5%。线上可办率为90.8%。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按照珠海市委“以珠海高新区为重点对接深圳,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发展新轴带”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兴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来源】南方日报

【采写】黄鹤林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