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科创局局长王雷: 打造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科技创新中心|权威访谈

南方+ 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雷介绍,“十四五”期间,珠海将重点实施“六大工程”,具体为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战略性科学工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提质增效工程、市场活力激发工程和科技惠民工程。

“目标是通过5年时间,将珠海打造成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让科技创新成为珠海城市新名片。”王雷说。

落户更多大装置大平台大载体

南方日报: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珠海科技创新工作有何启示?

王雷:深圳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与价值导向,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才能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主动权。

当前,珠海科技创新工作涌现出许多亮点,包括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建设、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度、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和创新生态环境均在持续优化。其中,珠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015年的2.64%大幅提高到2019年的3.15%,与广州并列全省第2位。

但与深圳等地相比,珠海作为极点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仍然不强。

接下来,我们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珠海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科技创新的资源支撑、空间支撑、政策支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争取更多重点实验室、大装置大平台大载体落户珠海,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要大力推动横琴、高新区两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培育,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

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努力在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上占得先机。

推动珠港澳创新要素无缝对接

南方日报:“十四五”期间,珠海将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的科技创新合作?

王雷:随着全市科技创新环境的不断优化,有效增加珠海作为腹地承接澳门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在去年珠海与澳门科技创新合作实现破冰之后,今年双方合作又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出台了《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支持珠海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港澳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并完成首批涉澳项目的评定和扶持资金的发放工作,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二是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相继在珠海设立产学研示范基地。三是澳门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横琴设立分部,成为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地落户的唯一地市。四是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五是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港湾1号科创园等建设顺利推进,成为服务港澳青年在珠创新创业的重要孵化载体。六是港澳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设立了首期6000平方米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0年度基地新引进项目9个,累计引进港澳人才80多名,新落户港澳企业43家。

未来,珠海将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点。

目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正在加紧推进中。珠海将围绕“未来产业岛”定位,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粤澳合作产业园、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载体为抓手,推动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探索实施“澳门资源+横琴空间+开放人才+政策支撑+成果共享”等多元合作模式;加快打造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载体,高水平建设横琴科学城,推进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及澳门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联合澳门争取中科院在横琴布局科技力量,与澳门共建葡语系科技交流和技术转移中心。

珠海将推动珠澳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将珠澳合作从“点对点”拓展至“面对面”,扎实推进珠澳合作重点项目,共建共享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创业孵化载体,共同争取更多资源要素,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及两地可持续发展,打造粤澳深度合作新支点。

同时,更大限度促进要素流动,主动对接国际及港澳制度规则,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资金跨境流动、产学研跨境合作、高端人才出入境便利、科技成果跨境转化等工作机制,推动珠港澳三地创新要素无缝对接和合理流动。

在此基础上,更多维度拓展国际资源,加快建设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中以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中俄(珠海)国际创新港,推动科技创新主体在国际创新人才密集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离岸创新中心,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让科技创新成为城市新名片

南方日报:“十四五”期间,珠海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王雷:经过与国家、广东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对接,结合珠海实际,我们提出未来珠海科技创新的发展定位是:通过5年时间,将珠海打造成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让科技创新成为珠海城市新名片。

具体来说,到2025年,珠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3.2%或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维持在75件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的突破;与港澳科技创新合作的制度机制瓶颈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三地“人往来、钱过境、税平衡”。

为此,我们将重点实施以下六大工程:

一是实施体制机制创新工程。通过修订特区自主创新条例、全面深化改革等方式,破除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理念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绩效分类考核机制和容错纠错等一系列制度体系。

二是实施战略性科学工程。建设好南方海洋实验室、国家智能超算平台等现有科技基础设施,同时结合产业发展特点,积极对接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工程院、省科技厅,谋划引进1-2个国家大科学装置,争取更多的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落户珠海。加强与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三是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围绕“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与核心技术攻关,争取取得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四是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发挥横琴、高新区科技创新主战场,以及香洲、斗门、金湾等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交汇的作用,建设好珠海科技创新重大载体。开展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等树标提质工作,做强做大各类创新主体。

五是实施市场活力激发工程。优化“珠海英才计划”,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育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放大科技创业天使风险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支持开展科技信贷和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项目,充分利用市场化运作的作用推动科技创新。

六是实施科技惠民工程。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大医疗卫生、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教育等社会民生领域科技工作的力度,让科技更加惠及民生。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沈梦怡

【策划】陈捷生 吴志远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