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甚至等不到工作日,中骏集团迫不及待地发布了该公司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的消息。这也是这家闽系房企,首次进入千亿阵营。
相较于一众“激进”的闽系房企,此前一直以稳健为标签的中骏,直到2016年才开始“激进”起来。按照董事局主席黄朝阳的想法,“2018年500亿,2019年800亿,2020年过千亿”。
尽管在销售均价大幅降低的情况下,中骏今年达成千亿目标。不过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发现,该房企业绩“虚胖”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假千亿”,利润增速也远低于增收速度。
伴随着地下室车库顶板局部塌陷、赠送面积被认定为违法建筑……中骏在福州、泉州、南京、上海、深圳等地项目近两年爆出一系列质量维权问题,也折射出这家房企在“蒙眼狂奔”路上留下的隐忧。
千亿销售额背后的降价与小股操盘
将年度目标从1050亿调低到930亿,但内部开发计划按照1000亿元目标进行控制,还要尽可能完成1050亿元的目标。
在年度销售目标这件事上,黄朝阳多少显得有些纠结。
12月20日,中骏集团官微宣布,该公司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
事实上,根据中骏集团此前公告,今年前11个月,中骏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其联营公司实现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903.73亿元,已经非常逼近千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前11月的销售情况来看,中骏为了完成目标,降价促销的意愿非常明显。
在今年上半年,中骏集团的销售均价还是14680元/平方米。而到了今年前11月,销售均价已经降至13987元/平方米,已经下降接近700元/平方米。
除了销售均价下滑,中骏实现“千亿”的另一面,是权益比例占比低。
半年报显示,中骏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400.76亿元,其中,包括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225.61亿元,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销售额占比达到56.4%。
生不逢时的加杠杆
“激进”一直是闽系房企在业内的标签,但在此前多年多家房企高杠杆扩张时,中骏集团却拥有着较低的负债率。
但在近两年,在大多数房企开始高举“降杠杆”大旗时,伴随着中骏对规模的渴望,该公司不仅定下较高的增长计划,负债也开始增加。
截止至今年上半年底,中骏集团有息负债为455.08亿元,同比增幅大于12%。
同时,其一年内到期有息负债达到207.2亿,同比增幅达到126%。
在今年的8月份,监管部门划定了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按照三道红线的标准,中骏集团在剔除预收款之后的知产负债率一项,达到76%,高于监管层70%的标准。
加速背后的房屋质量问题频发
快速冲击千亿成功的中骏集团,在财务指标背后,还伴随着一系列交房即维权的信任危机。
2019年,位于南昌东新乡汇仁大道以南的中骏雍景湾项目5#楼与10#楼之间地下室车库顶板局部塌陷。
今年5月,位于惠安黄塘镇惠黄公路及城西大道交叉口附近的中骏·珑景阁出现业主拉横幅维权事件,部分屋顶漏水、“门打架”、外墙瓷砖脱落、地下车位开裂渗水、应急楼梯水泥铺……
即便是在福建大本营,中骏泉州多个项目维权。其中,中骏珑景阁项目涉及学区虚假营销、地下车位开裂渗水、小区部分屋顶漏水等问题;泉州天骏天璟被曝的维权点则为豪宅变公寓、容积率过高、会所和游泳池现实规划缺失等。
此前,位于深圳的中骏云景府有业主在论坛上表示,项目所谓的精装质量太差,最后只能自己全部重新装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的中骏天誉,在售楼时将赠送面积作为卖点,交付后却发现,这些赠送面积被监管部门认定为违法建筑,无法办理产权证。
这些事件也折射出这家房企在快速冲击千亿路上留下的隐忧。
策划:林广
牵头人:王艳玲
研究员:王艳玲 林广 伊晓霞 邱永芬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规模上市房企研究课题组出品
编辑:林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