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呼吸治疗师已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综合护理连续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慢性门诊(例如运动训练)到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症监护(例如早期动员)不等。
呼吸治疗师目前紧密参与2019年冠状病毒病康复中的患者的多学科护理。视情况和环境而定,呼吸治疗师将解决多种可治疗的特征,包括(但不限于)粘液排泄障碍,肺不张,呼吸不同步,呼吸和周围肌肉无力,身体不适和身体活动受限。
呼吸治疗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物理治疗的一个子专业,但是专业培训的可用性和内容非常不同。为了协调这种培训,欧洲呼吸学会(ERS)最近开发并出版了《欧洲专家呼吸医学协调教育(HERMES)物理治疗课程》,该课程旨在免费提供呼吸物理治疗研究生培训的核心课程。
发表在《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的这篇综述将总结HERMES物理治疗课程中涉及物理治疗干预的所有模块。HERMES是ERS物理治疗师小组和ERS领导层的一项举措,旨在标准化物理治疗师评估,治疗和随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所需的核心知识,技能,态度和能力,并涵盖呼吸物理治疗干预的各个方面。
因此,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概述了呼吸物理治疗不同领域的当前实践,并根据HERMES建议确定了可用于加强呼吸物理治疗实践的未来研究方向。
表1 呼吸道清理和呼吸技术词汇
气道清理技术
主动呼吸周期
穿插了呼吸控制的一轮深呼吸练习,随后进行FET(1或2个huff#的组合穿插了呼吸控制时段)
自发引流
由三个阶段组成:
1.通过低肺容量呼吸(FRC以下)使周围粘液不粘
2.通过在接近FRC的中等肺容量呼吸来收集中气道粘液
3.通过较高的肺容量呼吸从中央气道排出分泌物
正压呼气疗法
使用带单向阀的呼气阻力装置,在整个呼气期间为气道提供恒定压力
ELTGOL(伴有声门的完全缓慢呼气)
患者处于卧卧位,通过声门从FRC缓慢呼吸到残余容积
手动辅助咳嗽
增加胸部或腹部按压以增加咳嗽的呼气强度
机械吹气-吹气
设备会使用正压逐渐使肺膨胀,然后突然变为负压,从而迅速呼气。
呼吸策略
激励肺活量测定
使用手持设备,可在深呼吸练习中为患者提供有关其表现的可视化反馈; 它可以由基于流量或基于体积的肺活量计提供
深呼吸练习
到TLC的完整吸气,吸气结束时可保持(或否)2到3秒,随后缓慢呼气。
需要足够的呼气时间才能完全呼气。
与快速吸气相比,慢速吸气可使通气更均匀。
正压
通过要求患者使用通过面罩或口罩固定在呼吸道上的装置进行呼吸,从而在整个呼吸道上施加正压。
FET:强制呼气技术;FRC:功能剩余容量;TLC:总肺活量。#:呼气被描述为一种深厚的灵感,紧随声门打开后强制呼气。
表2 运动训练和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水平(PADL)的最低建议参数
运动训练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水平(PADL)
频率
每周3-5次
每周≥3–5天
强度
耐力训练:≥最大运动能力的60%或0–10博格量表4–6
阻力训练:≥1次最大测试的60%或引起8至12次重复疲劳的负荷
≥3METs
时长
耐力训练:每节≥20–60分钟
阻力训练:1至3组,每组8-12次重复
≥150分钟每周(或 7000–10000 步每天)
METs: 代谢当量
图 呼吸治疗的未来方向
人口学的未来方向:
了解患者的表型和恢复轨迹对干预反应的影响
多发病和虚弱对干预/结果的影响
对可治疗特征的进一步了解
干预手段的未来方向:
详细说明的方案(剂量/反应)
改进的盲法策略
足够的动力
干预手段的忠实度
最佳时机,设置,类型,持续时间和交付方式
考虑多模式干预手段
对照手段:
日常护理实践的描述
物理疗法干预提供的国际背景与当地情况的比较
各种设置的结果
临床结局:
核心措施
稳健的措施(即可靠,有效,响应迅速,易于使用)
长期收集数据以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
本综述证明了物理治疗师及其特殊干预措施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综合护理中的强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呼吸理疗研究和理疗师专业培训的增长,循证医学实践得到了发展。当前,呼吸物理治疗师因其专业实践知识,最佳的可用证据以及患者的喜好而被更多地用来支持其临床决策。正如作者在不同部分中所展示的那样,在未来几年中,应着眼于一些有关干预措施有效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图1)。
为了正确地做到这一点,应该从当前的证据缺失中学习,并以高度严谨的方法进行研究。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证明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这些研究仍需要包括更多的样本,这些样本要基于大小估计,最佳且描述清楚的方案(剂量/反应),改进的盲法,反应性结果测量(依从性)和长期数据。但是,还需要精心设计的观察性研究来评估在不同环境下的干预可行性以及不同患者群体的可接受性。此外,除了囊性纤维化,慢阻肺,支气管扩张,重症患者之外,还需要较少研究的呼吸系统患者。
Ref:
Antenor Rodrigues, Gerard Muñoz Castro, Cristina Jácome, Daniel Langer, Selina M. Parry, Chris Burtin European Respiratory Review 2020 29: 200264; DOI: 10.1183/16000617.0264-2020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