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佛山残疾预防工作

佛山残联
+ 订阅

2020年是佛山贯彻实施《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收官之年,这几年来,佛山残疾预防工作有哪些成效?一起来看看!

数读佛山残疾预防工作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

☑ 抓好孕前环节。做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医学检查服务。2017年-2019年连续3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100%。截至2020年11月30日,佛山共有32830名群众免费享受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

☑ 强化孕期保健,减少缺陷儿出生。保障免费产检服务,贯彻落实《佛山市孕产妇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目前,佛山共有4家产前诊断机构,50家产前筛查机构,2017-2020年共为254141名孕妇提供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95%以上,避免了重症缺陷儿的出生。

☑ 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2017年佛山将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G6PD缺乏症等4种常见遗传代谢疾病纳入免费筛查范畴,凡在佛山助产机构出生的新生儿均可免费享受。2017-2019年新生儿免费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覆盖率维持在90%以上。2019年佛山新生儿听力筛查率为98.69%,比2017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进一步巩固疾病致残防控成效

☑ 有效控制传染病。加强鼠疫、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重点突发急性传染病和新发急性传染病以及未知疾病的监测评估预警和及时有效调查处置。2017-2020年全市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95%以上。

☑ 有效控制地方性疾病。2020年,佛山五区均通过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所辖五区维持消除地方病暨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目标,达到了“十三五”地方病防治规划目标。

☑ 继续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与干预。慢性病综合监测机制逐步完善,监测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全市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2.84%,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4.66%;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南海区已建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加强精神疾病防治。成立村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细化佛山原有的“市-区-镇”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成“市-区-镇-村”四级防控体系。截止目前,佛山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97.19%,比2017年提高9.72个百分点,规律服药率为88.98%,比2017年提高46.17个百分点。

努力减少伤害致残的保障工作

☑ 加强职业病健康管理。强化源头治理,做好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事中事后监管,2017-2020年全市共完成职业卫生“三同时”978项,放射卫生“三同时”873项。规划期间佛山累计接受宣传教育18.7万余人次,出动宣传人员2557人次,派发宣传资料14万份。

☑ 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建设规范化的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队伍。通过开展卫生应急技能训练、功能性演练和综合实战演练,提高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卫生应急队伍能力;推进各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目前已建成市、区两级共6支规范化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卫生应急队伍。

☑ 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市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57起、死亡230人、受伤212人,同比分别下降18.7%、16.1%和20.9%。

提升医疗康复服务水平

☑ 增加标准化服务供给。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类医疗机构或护理院、老年病院、慢性病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和康复医学科规范化建设。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均设置了康复科,普遍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项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能力。佛山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 提升社区康复服务能力。推行“社区康复护理进万家”活动,每年举办社区康复护理培训班。组织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实行分片指导社区护士开展脑卒中、慢阻肺、造口等康复护理工作。实施“脑卒中病例一体化管理”项目,建立脑卒中患者健康档案。

显著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

☑ 依托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康复救助。早于2004年佛山已开展残疾人康复救助服务,并于2014年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依托定点康复机构开展脑瘫、听力语言、孤独症、智障、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以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及矫形器装配等九大康复救助服务,全市覆盖率达100%。据统计,2017-2020年全市康复救助9393人,其中听力语言508人、脑瘫828人、智障2550人、孤独症3769人、低视力114人、辅助器具适配1624人。另外,通过“精准康复服务平台”数据录入显示,全市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率达95.57%,辅具适配率达94.24%。

☑ 依托社区康复中心开展社区康复。目前佛山在册社区康园中心共43家,在册残疾人共1341人。

☑ 依托家庭医生签约实施居家康复。目前佛山完成家庭医生签约的残疾人共48657人,签约覆盖率73.4%。其中禅城区6832人,南海区14510人,顺德区14776人,三水区8847人,高明区3692人。

☑ 依托社区实现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目前,佛山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11569人、住院治疗852人,有效防止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为维护社会治安添砖加瓦。

☑ 残联联动卫健部门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白内障复明手术是残疾预防的重要措施,2017年至今,佛山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累计8885例,对白内障复明手术患者申请救助通过率达100%。佛山2011年1月已获得“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称号。

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佛山结合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残疾预防日、科普日、国际地贫日、减灾日等主题日,开展各种形式宣传教育活动,推进残疾预防和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宣介残疾预防知识,增强全社会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佛山在行动

市人社部门组织开展工伤保险培训,提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意识,推动劳动者从“要我预防”向“我要预防”到“我会预防”的转变。

市公安、司法部门推进安全知识全民普及,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预防意识。

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了以“进村入户、进学校上课堂”为主题的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进行防灾知识普及。

团市委开展“阳光行动”、“晴朗”等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提升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预防意识。

市妇联深入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把残疾预防知识作为重要宣讲内容,提升家庭和个人的残疾预防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