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摩托车产业未来该往哪走?行业大咖现场支招

南方+ 记者

摩托车产业是江门市传统支柱产业,如何利用“5G+互联网+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发展?12月18日,5G助推传统产业升级暨摩托车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广东珠西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嘉宾围绕这一话题各抒己见。

论坛现场。

“在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和摩托车发展的现实下,燃油摩托车还能走多远?还能走多久?”论坛开端,江门市创新摩托车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大磊指出,在能源技术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江门相关产业链如何和摩托车产业融合,电池后市场和电动摩托车产业未来发展需要怎样的平台和支撑,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刘大磊提到,外卖企业与店铺合作打造小型换电柜或充电柜,使外卖员电动车得以便捷续航,这类企业行为及打造出的生态系统为江门摩托车产业带来思考。江门是全国少有几个拥有摩托车专用车道的城市,而且电子产业、新能源产业布局已占很大比例,刘大磊提出,能否打通产业链,在产品市场终端成立一个以后市场价值萃取为主的电池“制造-流通-拆解”生态循环链,借力企业进行电网智慧化改造,并利用5G技术,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针对不久前在新会崖门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摩托车越野大奖赛的盛况,刘大磊还建议,摩托车行业可以将文化引领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

广东省激光行业协会秘书长邵火认为,在江门的智能制造业发展及传统制造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激光技术起到不小的作用。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3D打印等技术可赋能江门摩托车产业发展,提升摩托车工艺技术和质量,减轻环境污染。基于政府的支持推动,他看好江门激光产业的发展。

广东联通网络能力创新中心、5G行业支撑高级技术专家谢斐迅通过广东联通“5G+工业互联网”场景探索的成功案例,介绍5G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特性如何赋能传统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聆听上述嘉宾发言后,五邑大学智能制造学部教授、江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王建生提出其想法。他认为,可以打造电动摩托车共享电池,对电池充电实行统一管理,后续统一回收利用,并借助5G技术实现取电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从而提高电动摩托车充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用户充电成本和电池污染。“这个模式的建立将使电动摩托车产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王建生说。

“一个产业如果没有文化,它是没有精神的。”王建生还认为,摩托车大赛等形式可以作为摩托车产业发展创新的促进平台。他也展望,传统摩托车产业可以融入更多新元素,比如探索以5G技术促成无人驾驶电动摩托车发展等。

广东激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毛三则为现场听众讲解了如何构建产业集群,携手打造激光谷。“制造业是激光加工技术最大的应用市场。”他表示,在江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激光企业得以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并积极参与制造业更新升级改造。

杨毛三。

论坛上,江门市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协会为新晋理事单位——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门市银洲湾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江门云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门市新会区金汇精机有限公司授牌,并为该协会新晋会员单位——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江门市数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市蚂蚁机器人有限公司、江门市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江门市诺和科技有限公司授牌。

授牌仪式。

授牌仪式。

【文/图】叶芷晴 黄烨倩

编辑 黄绍侦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