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罗斯留学生回国隔离期高烧39度,核酸检测却是阴性……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24岁的小张(化名)在俄罗斯留学,12月4日乘坐航班抵达深圳,在酒店隔离期间核酸检测为阴性。

但是到了9日,小张突然出现肌肉酸痛和发热症状,体温一度升高到39度。

10日,隔离酒店联系120将小张送至深圳市三院发热门诊,之后,他被收入深圳市三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

这一症状和新冠肺炎简直如出一辙,不由让小张担忧起来。但是核酸检测又是阴性,如果不是新冠,那突发的高热究竟是什么原因?

深圳市三院主管医生立刻为小张申请了床旁超声。

12月11日上午,深圳市三院超声科主治医师肖畅进入小张的病房,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超声检查。

以往,床旁超声一般只看肝、胆、胰、脾几个部位,但穿戴好防护设备进一次隔离病房不容易,所以肖畅就将超声检查范围扩大到整个腹部,把能看的都看了。

正是由于这个细致的检查,肖畅在小张的肝右后叶发现了一个5厘米左右的病灶。超声影像发回给了超声科主任李志艳,她当即判断:“这是一个低回声病灶,但无法确定性质,需要做超声造影才能明确。”

11日下午3点,李志艳和肖畅俩人穿戴好三级防护设备进入病房,准备为小张做超声造影。

进入隔离病房前,李志艳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带齐了可能会用到的所有设备,“包括穿刺的、造影的、置管的、引流的等等,每种都准备了两份,一份备用。”

李志艳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用一根细针穿进病灶,抽出来一些液体,液体呈灰白色,这意味着病灶里的是脓液而不是出血,小张患的是肝脓肿。

为了排出这些脓液,李志艳为小张进行了置管引流,随后又做了经引流管超声造影。

操作过程中,穿戴了整套防护设备的李志艳和肖畅面屏上布满蒸汽,浑身都是湿的。此外,由于需要不断地抬头看屏幕和低头做手术,李志艳的防护面屏一次又一次地滑到眼睑处,操作变得更加困难,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才结束。

“这次及时治疗避免了小张病情恶化,他的脓肿长在肝脏非常靠近边缘的位置,再长大一点,这个脓肿就会破溃穿孔引起腹腔感染。如果情况到了这一步,只有进行外科大手术才能治疗。”李志艳说。

术后第二天,小张的体温就从39度降到37度。12月16日开始,已经没有脓液,超声复查肝脓肿基本消失,小张恢复状况良好。

【见习记者】刘珊

【通讯员】深三院

编辑 黄靖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