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金融央企担当 广发银行全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 订阅

广发银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 宋佳伟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普惠金融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是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补短板、改善就业和民生水平、助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做好普惠金融,对全社会有突出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在中国人寿集团党委领导下,广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央企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调动全行力量实施多项举措,为普惠金融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2020年11月末,广发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1259亿元,较年初增幅30%,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普惠金融各项监管信贷计划均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建设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制机制是重中之重。广发银行按照监管机构关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综合服务机制建设的要求,自上而下促进完善普惠金融体制机制。一是在董事会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在高管层设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注重加强做好普惠金融服务。二是在总行新设一级部门普惠金融部,加强普惠金融工作的统筹协调,普惠金融重点区域一级分行设立独立普惠金融部,二级分行设立普惠金融业务专职团队,经营单位配置普惠金融专职客户经理,健全各层级普惠金融组织架构。三是总行党委会、行长办公会先后专题研究普惠金融工作,制定实施《2020年关于支持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若干意见》《2020年普惠金融业务工作方案》《关于做好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工作的通知》等专项文件,全面部署普惠金融工作。四是加大考核激励力度,2020年在总行对分行的绩效考核方案中,普惠金融指标权重达到10.5%,所占分值较上年大幅增加95分,并出台普惠金融奖励方案,充分体现对普惠金融业务的政策支持。

创新研发小微金融线上信贷产品

当前,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新兴技术推动发展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广发银行在小微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方面着重发力,积极响应监管机构关于大中型商业银行“要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和外部征信数据资源,在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探索研究全流程线上贷款业务模式”的要求,在前期开发的数据模型化授信产品“税银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加强与互联网、大数据的融合,深度挖掘自身金融数据及外部征信数据资源,创新研发了线上化信用贷款产品“税银通”2.0。产品由系统根据模型规则,从税务、工商、人行征信、司法等多维度对借款申请人精准画像,实现客户申请、调查、审批、合同签订、出账、还款、智能预警的全线上化操作,提升业务办理效率及客户体验。

“税银通”2.0以税务数据为主导,整合工商、司法、个人高风险行为特征等行内外大数据及反欺诈资源,穿透企业及个人信息,精准画像,创新打造普惠金融客群线上化风控核心。通过依托大数据模型,“税银通”2.0实现对小微企业客户的实时在线智能风控评估,针对客户不同的风险程度采用差异化的智能审批策略,大幅提升申贷通过率。产品实现个性化定价,利用量化模型,精准测算每个客户的风险评级和违约概率,以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实现一户一价,为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利息省、随心还”的智慧金融服务。此外,产品还从贷前调查、风险评级、贷中审批、贷后预警等全流程实现人工智能管理,减少人工干预,深度挖掘税务数据在银行风控体系中的价值。

目前,“税银通”2.0已覆盖广东全省以及江苏、浙江、湖北、山东、云南、河南、四川、江西、北京、广西、陕西等十二省市30家一级分行。截至2020年11月末,产品服务企业客户数3062户,授信额度43.3亿元,贷款余额27.3亿元。2021年,广发银行力争实现“税银通”2.0全覆盖,让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惠及更多的优质小微企业客户。

推动完善小微金融服务配套政策

从自身实际出发,广发银行充分运用行内各项有效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传导到小微企业。一是精简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流程,简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调查和审查模板,明确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可不经分行授信审查委员会审议,最短经4个岗位即可完成审批。二是下沉小微企业信贷审批授权,对小微金融重点区域一级分行允许分行行长一定金额的审批转授权。三是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将普惠型小微企业一般贷款FTP优惠幅度扩大至80BPs,其中首笔首贷客户优惠达100BPs,并通过主动承担客户费用、下调和免除服务收费等方式切实让利于小微企业,据测算2020年广发银行全行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合计约35亿元。四是进一步落实尽职免责和不良容忍度,制订普惠金融授信业务尽职免责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明确普惠金融授信业务尽职免责范围、基本原则、适用范畴及对象、具体情形和工作流程,对无明显证据表明失职的均认定为尽职,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等普惠金融贷款不良率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以内的容忍度标准,提高分支机构“敢贷、愿贷”积极性。

强化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效能

金融精准扶贫是普惠金融的关键组成部分,做深做实金融精准扶贫不仅仅是帮扶未脱贫地区脱贫,更要帮扶已脱贫地区巩固成果、迈向小康,充分体现普惠金融的深远内涵。

广发银行以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为己任,开拓思路,充分发挥保银协同优势,坚决推进执行金融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要求。一是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全力保障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信贷额度,保证充足额度配给。对于投放至“三区三州”地区的金融精准扶贫贷款,设置不低于3亿元的专项信贷额度。二是对单位精准扶贫客户进行名单制管理,给予政策倾斜和价格优惠,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优先配置审查审批资源。三是发布“扶贫贷(1+N)”产品,深度结合中国人寿“扶贫保”工程和贫困地区的产业特点,通过“一套方案、两种类型、五类产品、五专配套”,为带贫企业和贫困户提供期限最长10年的信贷资金,目前已有23个专案落地,授信总额近3亿元。四是制定一系列配套措施,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实施“五专一免”(专用额度、专享通道、专项授权、专属利率、专款产品、尽职免责),主动筛选扶贫产业和项目,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广发力量。

下一步,广发银行将继续积极作为,把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两个维护”的具体表现,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产品和配套政策,形成具有广发特色的普惠金融业务模式,在普惠金融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