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无数人因为抑郁症自杀,而儿童和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我国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1%,而且患病年龄越来越小,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
“用刀割自己才能缓解痛苦”
“人们总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但如果你和我一样看到了王琦(化名)双手臂上那一排细密的刀疤,你可能就不会再轻易地相信上面那句话了。
10天前,17岁的王琦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门诊室,满脸愁容地坐在医生对面。
当妈妈翻起孩子的衣袖,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在眼前,孩子的两个手腕部竟然有很多密密麻麻且深浅不一的伤口,触目惊心,令人心疼。
她说:“实在是太痛苦了,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让我从那种痛苦中暂时地解脱出来!”
双手臂留下的自残疤痕
学业不顺、心理压力大,情绪逐渐低落
在王琦看来,自己之所以这么年轻就患有抑郁症,跟学业压力和父母长期以来缺乏关心交流有关。
王琦在家中排行老大,她说,因为父母工作比较忙,从小是由奶奶带大,平时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到自己。
尽管如此,王琦也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就读于县重点中学,高一时进入了学校的“尖子班”。
然而“尖子班”的同学普遍成绩优秀,她感觉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赶超,从此产生了自卑心理,并且越来越强烈。
高二下学期,王琦开始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下降,慢慢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爱说话,也不想跟任何人交流。
当王琦痛苦挣扎时,家长却没有给予很好的支持和理解。
王琦说:“刚开始想要去看医生,但爸妈反对,不认为我得了精神类疾病了,直到病情越来越严重,才把我送去医院。”
不久前,王琦用小剪刀刺入手腕自残,所幸被家人及时发现紧急送至当地医院进行清创包扎。
为求进一步治疗,家人将王琦送至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住院期间,王琦(化名)在病房做功课。
她期待自己能走出阴影,将来想当中医师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儿少-器质性精神障碍科林灿雄医师接诊后,对王琦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发现她存在严重的抑郁症状。
林灿雄医师介绍,抑郁症发作主要是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乐趣丧失、思维缓慢、反应迟钝、活动减少伴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有自杀的想法,甚至行为。
据王琦自诉,一开始只是以为自己因为一些不顺心的事不快乐,或许是无病呻吟。但渐渐地,她意识到自己出现了幻听,有时候会变成另外一个人,继而频繁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拿刀片、剪刀割伤手腕,也试过跳楼。
入院后,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主任医师张治华、林灿雄医师为王琦制定了系统而规范的诊疗计划,通过抗抑郁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工娱治疗、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10天后,王琦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明显控制,消极悲观的情绪基本消失。
通过这次住院,她感受到了爸妈对自己的爱,也觉得对不起爸妈,王琦说,她现在最大心愿就是自己能早日回到校园上课,参加明年的春季高考,以后从事中医或康复治疗专业的工作。
王琦(化名)做的手帐日记
主动求医的青少年陆续增多
据广州白云心理医院主任医师张治华介绍,近两年来能够主动前来就诊的青少年患者明显增加,其中多数因各类心理问题而无法坚持上学的孩子。
其中年龄最小的仅有8岁,最大的也不过19岁,大多出现自杀自残行为。这些小患者因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精神障碍等相关心理疾病而无法坚持上学。
他表示,其实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与普通感冒无异,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康复。
青少年是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可能衍生为精神疾病,因此要及早治疗,排除负面心理。
幼时“爱的缺失”是孩子抑郁的重要原因
张治华医师表示,许多抑郁的孩子早年经历多是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抚爱及身心照料,反而受到了过多的贬损和责骂。
因此,幼小的孩子缺乏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安全保障感,进而会因为自己的缺失和不足而感到羞耻,内疚,转而惩罚自己,这些潜在的消极观念没有及时纠正,在一定时候会导致抑郁。
另外,经常持有消极情绪的父母不能很好地和孩子交流,家长之间的关系紧张,都会给孩子带来无尽苦恼和忧郁。
应对抑郁症要寻求专业治疗
“一些抑郁症孩子的家长仅仅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是远远不够的,一旦有抑郁症表现,应该寻找专业的治疗,学校心理老师也要注意及时转诊。”
张治华医师特别提醒,当发现孩子有行为异常的情况,家长首先不要慌乱,保持镇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一些轻症,家长可以尝试先找出孩子行为反常的原因,针对性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行为失常,甚至可能伤害自己或别人的时候,要及时送医,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