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课堂】阅读推荐,用绘本种下一颗爱的种子

松湖阅读起跑线
+ 订阅

本期推荐理由:“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馨语言的快乐时光。”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一书里,为亲子阅读的家庭,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确实很值得为人父母读一读。

本期领读:熊浩华(东莞市少儿阅读推广人、2019东莞市阅读家庭、阅读起跑线阅读推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推荐书目:《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

作者简介:松居直(日本图画书之父)

松居直一生致力于推广儿童图画书。1956年创办日本第一本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当时,日本的绘本出版几乎是一片空白,引起一些争议,面对重重险阻,他凭借着个人对儿童图画书的信念挺了过来,随后出版了很多大受家庭和喜爱的绘本,其中包括《拔萝卜》(阿•托尔斯泰所著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由日本插画家内田莉莎子作画)。与此同时,松居直也发掘、栽培了很多优秀的日本绘本作家。

在松居直小时候,他的妈妈就开始给他讲故事,对于从妈妈口中念出来的语言节奏,和故事情节在脑海里产生的画面,令他印象深刻。松居直的爸爸是一个艺术爱好者,小时候经常带着松居直去看画展,并且教他一些欣赏画作的技巧。松居直的舅舅是一个画家(油画),他经常向松居直介绍日本传统的文学、音乐。家人的影响,为松居直个人艺术修养提供了沃土。

作者还著有《幸福的种子》、《打开绘本之眼》、《我的图画书论》、《松居直喜欢的50本图书》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

小编在整理完小熊老师的阅读笔记后,对于阅读的很多困扰,都得到了解答。相信你看完她的分享过后,也会get到一些东西。以下是小熊老师的一些阅读感悟:

1、为什么要共读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亲子共读绘本,它的目的不应以传递知识、指导思想为主。而应该让孩子、父母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图画书应该是一座桥梁,让大人通过图画书向婴儿说话,或通过亲子间的交谈,让大人与孩子都感受到对方的爱。”

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必定会有交流和讨论,“图画书的內容可以不断激发对话,在对话之间所进行的心灵沟通,正是让幼儿接触图画书最可贵的地方。”

“好作品看得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不论美术、音乐或文学,多接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不知不觉间,这种能力就会成为感觉的一部分,自然地分辨出作品的好坏。好东西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真实的东西、值得信赖的东西、让人感动的东西、能产生共鸣的东西、百看不厌的东西、有品位的东西、能开阔视野的东西等等”。

2、绘本的作用

松居直先生认为:“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与语言。”绘本在幼儿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亲情和语言”的辅助工具。图画书,本来就是要父母念给孩子听的。父母首先在了解了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带着对孩子的关怀和呵护的语调,全神贯注地把文字转化为语言,传达给孩子。在一个故事里,父母如果先被感动了,再把这种感动通过讲述的过程中又传递给孩子,父母与孩子都在同一个故事里找到共鸣,进一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3、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会走神

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幼儿园老师讲《一寸法师》的故事给孩子们听时,发现有的孩子很专心地听故事,有的孩子却一会看看窗外,一会和其他小朋友打闹,根本没在听,也有孩子一开始很专心,听了一半,有的孩子干脆就不听,自顾自的玩儿去了。书中提到原因,孩子不听,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想象一寸法师的模样,孩子不了解什么是京城,没办法想象京城的样子,所以孩子就把注意力转到其他有趣的事务。

“丰富的想像力并非天赋,而是经由直接或间接的体验得來的,体验越多,想像力越丰富,图画书正好能提供幼儿更多机会去体验; 当孩子的想像力不夠時,图画书可以弥补孩子的想像力,因此图画书中的插画品质必須是高品质的。”“有一句名言:‘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

接下来是小熊老师从本书中提炼的干货,赶紧做好笔记了喲:

1、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2、在婴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给他图画书”,而是让他听到丰富的语汇,让他充分地活动身体。

3、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觉察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

4、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

5、认知类图画书:这一类图画书的功能,主要是要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

6、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地讲就好了,不要问东问西,因为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7、年纪愈小的孩子看的图画书,愈有必要用图来讲故事。大人和小孩看图画书是不同的,孩子从封面就开始读图。当大人只注意到正文从哪里开始时,孩子已经感觉到有事情要发生了。孩子在期待着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心情中,开始进入书的世界。教孩子看图画书时,应该从封面、封二、扉页、正文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幅插画。

8、图画书应该简单明了地说明“时、地、人、事、为何、如何”等。其中,时是时间,地是场所,人是指主角及其他登场人物。这三个要素应该在故事的开头就交代清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间故事。

9、图画书文字的好坏,必须用耳朵听听才知道。以幼儿的日常用语,直接按幼儿的想法来叙述。第一,孩子是非常认真地观察图画书上文字与插画的关系的;第二,孩子观察插画的眼光非常敏锐;第三,图画书的插画应该比文字的描述更丰富、更正确;第四,插画家对故事的了解非常深刻;第五,文图完全一致时,孩子会满怀信赖地进入图画书的世界,并体验图画书的乐趣;最后一点是,孩子的耳朵的确非常灵敏。

10、婴儿第一次接触的图画书,最好没有变形、结构不严谨、色彩太虚假的图画。我认为接近实物且插画优美的图画书,才是尊重婴儿认知的读物。

11、图画书是让人先看图,而不是先看文字。孩子一边看图,大人一边将文字念给他听,孩子的脑海中就会清楚地浮现出对故事的整体印象。这是使用图画书最理想的方式。

12、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孩子头脑中似乎有使用表情、动作、姿态和手势来交换资讯的程式,在适当的时期给予适当地刺激,孩子自然就能学会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因为她们对孩子所想的事情,能做出适当的判断或反应。孩子的想法和母亲所说的完全一致,就像钥匙与钥匙孔般密合。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在这种反复的情形中,逐渐增强。


本期家长课堂·阅读推荐就结束啦

希望从中能找到你想要的一些答案~

咱们下期再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