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亮了!“洗衣液第一股”登陆港股首日涨超13%

289财经热点
+ 订阅

12月16日,中国家庭清洁剂生产品牌蓝月亮集团正式登陆港交所,股票代码06993,开盘后股价即上扬16%,截至16日收盘,涨13.1%,收报14.88港元/股。

根据最新招股书,2017年-2019年,蓝月亮分别实现营收56亿港元、68亿港元、70.5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9%;净利润分别为0.86亿港元、5.54亿港元、10.8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54%。作为中国大型日化赴港第一股,“蓝月亮”上市后能成为下一个“中国版宝洁”吗?

12月16日蓝月亮股价

“洗衣液第一股”的诞生

今年6月,蓝月亮正式提交了港股招股书。12月4日至9日,启动公开招股。根据蓝月亮公布的申购结果,共有约45万散户参与了此次IPO,申购总量达225亿股,为原计划发行股数的301倍。

蓝月亮品牌可追溯至1992年首款“蓝月亮”品牌产品——强力型油污克星开始销售,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家庭清洁剂生产的专业品牌之一。

1994年,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罗秋平及其父亲罗文贵成立了广州蓝月亮公司。目前,蓝月亮产品涵盖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以及家居清洁护理三大品类。2020年上半年,上述三大品类对于其收益贡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9%、19.1%和11.9%。

蓝月亮拥有着较为丰富的产品线,2000年,推出透明包装蓝月亮抑菌型洗手液产品;2003年“非典”时期,全民对“洗手”这一清洁方式关注空前,蓝月亮快速成为洗手液头部品牌;2008年,推出深层洁净护理洗衣液;2013年至2019年,又相继推出浴室清洁产品、餐具和蔬果清洁产品等。

在对蓝月亮收益贡献最大的衣物清洁护理品类中,洗衣液是最典型的产品。从行业端来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7年、2018年及2019年,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及浓缩洗衣液产品在其各自市场的市场份额均排名第一。

新冠疫情对于蓝月亮今年的经营业务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在2020年上半年,蓝月亮录得收入约24.36亿港元,同比下降10.5%。

招股书中的蓝月亮全套清洁护理解决方案

根据其招股书中披露,上半年受疫情暴发期间实施社交距离限制,消费者减少户外活动,导致对于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需求减少。

但疫情使得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及家居卫生,加上中国疫情影响的逐步消退,蓝月亮三季度销售大致恢复,带动前三季度来自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及家具清洁护理产品的收益上升,抵消了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益下跌的部分影响。

在上半年收入下降的同时,蓝月亮销售成本也随之下降,利润有所提升。2020上半年,蓝月亮净利润约3.02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9%。

上市后能否成为“中国版宝洁”?

蓝月亮本次全球发售约7.47亿股股份,IPO定价13.16港元/股,为此前招股区间上限,共募资98.32亿港元(约合84亿元人民币)。

本次IPO完成后,蓝月亮的股权仍保持高度集中的状态,蓝月亮实际控制人、董事会主席潘东将持有公司77.36%的股份。招股书中显示,潘东为加拿大籍,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罗秋平的妻子。


罗秋平、潘东夫妻同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罗秋平于198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硕士学位,潘东则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曾有过十年的教师任职经历,夫妻二人均为清洁护理行业的专业人士。

高瓴则是目前蓝月亮最大的外部股东,持有蓝月亮上市前10%股份。2010年11月,高瓴通过旗下的HCM BM Holdings以4500万美元认购蓝月亮A轮优先股,在2011年引入外部投资者时又追加103万美元。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表示,蓝月亮就像是早期的“中国版宝洁”。

蓝月亮近年来三大品类的收益占比情况

但在成为“中国版宝洁”之前,蓝月亮“老大”地位也在受到后来者的挑战之中。在蓝月亮最擅长的洗衣液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9年按零售销售价值计算的洗衣液市场的中国市场集中度,蓝月亮所占的市场份额为24.4%,而第二名占比为23.5%,蓝月亮仅领先0.9%。

根据其此前在招股书中的规划,蓝月亮本次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的业务扩充、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研发实力以及强化销售及分销网络等。其中资金占比约52.4%将用于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公司的销售及分销网络,增加公司的产品渗透,35.6%将为扩充业务提供资金,包括购买设备及机器扩充产能以及发展公司的洗衣服务。

2019年按零售销售价值计算的洗衣液市场的市场集中度

这意味着上市后蓝月亮拟将最多的资金用于投放广告等用途。根据招股书,蓝月亮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的销售开支分别为20.69亿港元、25.48亿港元、23.23亿港元和8.16亿港元。蓝月亮还指出,资金将会用于聘请名人代言、赞助3-5个热门电视节目及受欢迎的关键意见领袖制作的直播串流节目、第三方组织的若干推广项目及印刷媒体的广告项目等,且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相关开支将持续到2025年。

【见习记者】周美霖

编辑 吕虹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