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小王是个精神小伙,今年受疫情影响胖了不少想健身减肥。谁曾想,运动强度过大,上厕所时居然出现了酱油尿。平日里,沉迷网上冲浪的他看过不少相关新闻,立刻赶往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
主诊医生李芳芬、李游给予抽血检查发现其肌酸激酶竟然达到10354U/L,肌红蛋白已经达到603ng/ml,谷草转氨酶也有181U/L,初步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将小王收治住院。好在他就医及时,经过我科积极对症治疗,各项指标均基本恢复正常。
李医生介绍横纹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 RM) 是由于某种原因所致的横纹肌损伤, 使细胞内成分, 包括酶[如肌酸激酶 (CK) 、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电解质 如[钾盐和磷酸盐、嘌呤]等进入血液循环, 引起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把由于大运动量训练所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称做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肿胀、无力和棕色尿。生化指标表现为血清肌酸激酶和肌红蛋白升高以及出现肌红蛋白尿, 常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的主要运动类型是中长跑, 且以青壮年尤其是20岁左右发病者居多, 据统计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为10%~40%, 且一半为轻度的, 容量复苏即可好转。一般发生于其他症状发生后12~24 h。
过度运动可产生过量自由基造成脂质过氧化, 损伤心、肝、肾功能和横纹肌, 并且产生免疫抑制, 甚至导致运动猝死。医生建议,安全、有效的运动健身, 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 时间控制在30min以内, 频率为每周3-5次。
通讯员:李芳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