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乳源瑶族自治县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同举办乳源瑶族自治县2020年省劳动模范宣讲报告会。该县基层工会主席、工作人员近200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省劳动模范林契养作了宣讲报告。他在报告讲述,自己生活在粤北高寒石灰岩山区大桥镇大坪村,由于村庄地处海拔600至800米的喀斯特地岩地貌中,自然资源泛缺,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不良,气候异常等。村民生产生活较为困难,普遍存在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发展难等大量问题。他说,为改变村民贫穷落后的面貌,决心作一辈子的奋斗。
1991年6月,他任大坪管理区党支部书记,可谓千难万难。当时的管理区一穷二白,不仅办公环境差,连基本的办公经费都没有,开展工作十分困难。于是,东奔西走找资源,既省吃俭用,还用自己补贴为村民办实事。每解决一个问题、得到乡亲们的认可,看到乡亲们的生活有了改善,心里十分高兴。也让自己更加努力、更加珍惜,也乐于奉献。也正是从那时起,知道农村工作错综复杂,解决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迎难直上,愈挫愈勇,才能攻克一个个求发展道路上的难题。在实践中能力得到了提升,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工作业绩,党和政府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
他称道,干每一项工作只要脚踏实地,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不断求索,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会得到认可,会一步步实现自已的理想,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坚信,有创新就会有发展。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坪村,当地的村民曾经试种过药材、魔芋等经济作物,但都因自然条件恶劣,不仅没有得到实惠,甚至还亏本了,村民发展经济的信心也不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错误的方式下埋头苦干。他认定,无论再怎么恶劣的环境都应该有适宜生长的作物。1996年,村民试种黄烟,这一试种在当年就取得了成功。1998年起至2005年,大坪村委的黄烟种植面积从最初的28亩逐步发展到1000多亩,产值达177万多元,种黄烟使整个村委的农民脱了“穷帽”,创造了“石花地上长黄金”的奇迹;2016年以来,又引领村民种植青椒、甜玉米800多亩,村民们正阔步奔向小康。
对此,他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知识与先进技术掌握的重要性,只有平时注重思考,积极创新,才能在带领村民求发展的道路上事半功倍。乡村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因为只有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乡村才能有活力,乡村的发展才更有生命力。
近年来,各项惠民利民政策不断出台,为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为村民谋福祉,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以来,深入农户,宣讲政策,调研情况,将大坪村委13户57人纳入精准扶贫户,针对性的对村民进行帮扶,制定个性化帮扶策略,2019年13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在带领大坪村奔小康的路上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保护好大坪村的自然环境,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是大坪村村民的深切祈盼,誓要扭转大坪村“年年火烧山”的局面是目标。2018年加入到护林防火的工作中以来,组织分片值班,守路巡山,进村入户,宣传到人,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坪村委未发生一宗森林火灾。
他感慨地说,自己是一名平凡的劳动者,近30年来辛勤工作得到肯定,感到非常荣幸,非常感恩,今年评为省劳动模范。现已临近退休,对于大坪村的发展建设,还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做好“传帮带”,希望后班人能够把爱岗敬业、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精神发扬光大,扎扎实实的听民意、践民心,踏踏实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把大坪村的工作越做越好,争先创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他称赞,受到省、市、县表彰,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气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深刻感受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一定要增强实干精神、注重学习,爱岗敬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乐于奉献,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通过诚实劳动、勤勉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乳源家乡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媒体记者】潘俊宇
【通讯员】赖南坡 秦杰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