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国际投资入股中国最大货运航空物流企业——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这也是该企业继与广铁集团、中国外运成立合资公司分别打造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和运营“湾区号”深圳中欧班列后,今年在探索物流行业新场景领域开展的第三起央地合作案例。
作为深圳市属国企的深国际,何以频频被央企“看中”?随着新业务的落地,成立20年的深国际会否成为交通物流板块崛起的领军力量?而它的成长又将为行业和城市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日前,南方日报、南方+走进深国际。
20年深耕物流 网点覆盖全国核心物流节点城市
最近几年,央企三大“航”的混改工作动作不断,此前东航物流就引入联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绿地集团等几家战略投资者。而此次国货航混改,将电商平台头部企业、深国际作为新的战略投资者引入,不乏竞争意味。
记者了解到,2000年成立之初,深国际主要以深圳为“主战场”,从事物流园区、高速公路等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后续通过先后持股或控股全程物流、深高速、深航、深圳市西部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华南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逐步成为物流领域的重量级选手。
与此同时,深国际还在长江沿岸运营着数个万吨级码头,在全国28个物流节点城市布局物流项目,并持有深圳航空49%的股权。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航空业受到严重冲击,航空货运业却迎来良好发展机遇。近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文公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深圳机场以空港型物流枢纽位列其中。而11月深国际发布公告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对进一步提升深圳在大湾区的综合物流实力具有深远意义。
伴随粤港澳大湾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圳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定位明显上升。深国际还审时度势进一步提出“提升深圳行业地位行动”,锁定“深圳第一”的发展目标大力布局,全国园区规模也在持续扩张,截至2020年6月末,投营面积已达214万平方米,拥有及规划土地面积达752万平方米,网点布局覆盖全国核心物流节点城市。
深国际实施“提升深圳行业地位行动”,加大战略布局。图为华南物流园。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在高能级市场有独特竞争力、在全国市场又有相当规模的布局,或许正是深国际频频被央企“相中”的原因。
上述背景下,今年4月,深国际与广铁集团宣布共同开发全国首批23个国家综合物流枢纽项目之一的平湖南国家物流枢纽项目,项目将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物流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放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所所长王国文看来,该项目将实现深圳向北辐射内地市场,向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升深圳在全国物流产业中的龙头地位,促进高端经济要素在深圳聚集,强化国内核心城市及国际门户的地位,形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总资产达975亿港元 业务拓展至多个细分市场
据了解,深国际的前身为1951年在香港创立的“茂昌”商号,早在1972年就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而真正进入国企行列是被深圳市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的1994年。1999年底由深圳市政府实施战略重组前,是一家总资产不足11亿港元、年度亏损4亿多港元的企业。实施战略重组后,深国际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投资建设、并购重组与整合,在不断明晰主业的同时,逐步构建起了现代物流、收费公路、货运港口和环保业务等四大产业格局,业务领域拓展至物流产业相关土地综合开发、环保产业投资与运营等多个细分市场。
与此同时,深国际也常年保持着“业绩优等生”的身份,至2020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达975亿港元,净资产为455亿港元。
“作为深圳市属国企唯一境外整体上市企业,深国际拥有多重优势。过去几年规模、质量、效益均取得良好成绩。”深圳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马春辉表示,随着深国际不断强化的主业竞争能力,未来将充满广阔的发展潜力。
记者了解到,深国际还入选了恒生香港中资企业指数成分股、MSCI中国指数股、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综合指数股等,受到主权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青睐,亦受到境内外包括花旗、中金等30余家知名券商长期研究关注,在资本市场均给予“买入”、“增持”等正面评级。随着深圳“双区”驱动战略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的实施,深国际凭借国资背景、香港上市以及政策加持、平台优势,外界对其在业务发展上充满期待。
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捆绑 夯实经营发展根基
物流是一个开放产业,深国际业务板块涉及全国市场,难以避免要经常直面大型央企、跨国外企、龙头民企的竞争,其成功突围的秘诀是什么?
深国际综合物流港的建设已覆盖全国核心物流节点城市。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在境外注册、境外整体上市的深圳国有产业集团,深国际20年来的发展腾飞,得益于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持续优化组织管理体系,以对市场化的经营机制的不断探索,实现科学管控,夯实发展根基。
据悉,2018年以来,深国际就聚焦经营管理的短板和关键环节,强力推行“八大改革”,涵盖投资决策体制、工程监管方式、财务管理体系、管控体制、风控体制、总部运行方式、安全生产监管体制等业务领域。同时,深国际也全面开展了“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行动”,从战略引领、团队建设、长效激励、降本增效、对标管理、风险防控、作风建设等七个维度,全力推进附属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此外,深国际积极改革管控体制,重塑集团总部和附属公司的权责关系,出台板块管控白皮书,推行“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给予附属公司经营自主权。大举改革激励约束机制,对集团层面的长效激励机制进行全面完善,推行“员工+股东”“项目+合伙人”的利益捆绑机制,在股权层面大力推行员工持股,将员工利益与公司发展深度捆绑;在业务层面实行跟投和利润提成的项目制,将员工变成项目合伙人,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创业创收的热情。尤其是注重人才体系建设,以打造“八能”人才体系为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同时实行薪酬与业绩、与行业双对标,真正实现了薪酬和岗位的能高能低。
深挖洞,广积粮;卓有成效,水到渠成。据了解,随着深国际的一些列重要项目的落地,其正稳步迈向千亿级的一流产业集团。
【记者】杜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