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荔湾好人”!你被谁的故事打动了?快来支持Ta

南方+ 记者

近日,由广州市文明办主办、广州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12月网络点赞评议开始啦!本月,荔湾区共有9位好人参与评选,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类候选人:陈建宇、陈丽涛、何倩慧、何柱石;“敬业奉献”类候选人:杜庆生、廖秋平、聂小东、吴兆深、张巧儿。

1、“助人为乐”类候选人(可多选) 陈建宇 陈丽涛 何倩慧 何柱石 2、“敬业奉献”类候选人(可多选) 杜庆生 廖秋平 聂小东 吴兆深 张巧儿 提交

这几位候选人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故事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助人为乐”类候选人:

陈建宇

陈建宇于2011年5月加入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至2019年底共参加志愿服务400余次,服务时数约1600小时,服务内容以聋儿辅导、老人探访为主。其中,参加桥东康复中心聋儿语训服务约100次,参加养老院老人探访活动约300 次,并多次被启智服务总队评为年度优秀志愿者。

2018年5月起,陈建宇主动承担了启智服务总队“心心之家”分队幸福颐养院、康健颐养院的活动带队。在这过程中,陈建宇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带领队员开展服务活动,为养老院的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慰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以个人名义向社区捐赠酒精等物资,并以党员身份参加集体捐款和社区服务。除了参加服务队的工作,陈建宇还身体力行参加各种公益志愿活动。她于1993—2014年期间共参加无偿献血20次,其中献全血共17次累计3600毫升,献血小板4次共4单位(折合全血3200毫升),总计献血量(折合全血)6800毫升。

陈丽涛

现年78岁的陈丽涛是荔湾区岭南街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冈比亚归侨。她曾当过居委会主任兼书记,于2003年到2018年间连续当选岭南街第一、二届侨联副主席,第三届侨联荣誉主席。尽管退休已经20多年了,但陈丽涛一直热心社区大小事务,每月坚持为社区困难家庭捐赠善款,而她帮助过的街坊都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涛姨”。

在就职居委会主任期间,涛姨曾帮助一位走失的孕妇寻回家属。退休后的涛姨依然没有闲下来,始终关注着社区的大小事务。侨联成立了爱心项目,涛姨总是第一个主动捐款。此外,她还发动儿子、女婿一起参与,每年,涛姨一家为辖区困难家庭捐赠的善款就上万元。

何倩慧

何倩慧是逢源街逢源北社区的一位老街坊,71岁的她在社区里坚持做义工已有足足十六个年头,退休后她献余热乐此不疲,义务担任起了逢源北社区志愿者队伍队长一职,始终不忘党员的服务宗旨。每逢社区里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她总是第一个带头参与。垃圾分类,她“化身”垃圾分类督导员,在辖内垃圾分类投放点站岗值守,耐心劝导居民按照要求投放垃圾;人口普查,她主动加入普查队伍,积极走家访户;逢年过节,她包粽子、送汤圆,探访辖内孤寡老人……因为有着一副热心肠,何倩慧常常被社区街坊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称赞。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十余年一直坚持做好事。今年疫情期间,何倩慧主动报名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志愿者。春节期间,她每天和社区工作人员奔波在抗疫前线,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抗击疫情行动,在值班过程中,无论刮风下雨,何姨都坚持按时到岗。在坚守一线的同时,何姨还经常细心耐心地指导新参加志愿活动的人,给他们详细讲解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并亲自做示范,带领志愿者队伍的志愿者们共同为社区防疫工作贡献了重要力量。

何柱石

今年83岁高龄的何柱石,是茶滘街金兰社区的孤寡长者、低保户。虽然生活不富裕,但老人经常带着现金来到居委会,托居委会将钱捐给贫困孩子们。11月初,何柱石再次捐出积蓄一万元整,支持儿童救助项目。老人诚恳地说道,政府每月给低保,还提供免费的公房和工作日的长者餐,自己一个人的日常支出用不了很多钱,想把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何柱石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于是他就开始了漫漫的捐款生涯,他公开向社会发起倡议,每当存有一定的积蓄,他都前往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把钱捐到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手上。多年来,何柱石陆续为广西博白县顿古镇顿古村良村肚小学、湖南岳阳临湘羊楼司镇龙源小学、陕西省紫阳县高滩镇白鹤小学等多所小学捐赠图书,并成立图书室。多年来,老人常怀感恩之心,将国家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反馈至社会中,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

“敬业奉献”类候选人:

杜庆生

杜庆生,作为白鹤洞街最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和社区主任,可谓是奋斗青年的代表与缩影。2019年,她主动担负重任,来到刚刚建立的曼宁社区,领着一班90后的新专职人员,开始了新社区人从“零”开始的建设。对内,她是亲力亲为的社区居委带头人,带领年轻团队探索社区服务工作方法;对外,她是街坊心中能干肯干、勇于担当的社区工作者。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杜庆生从大年初一开始了连轴转的状态,她带头边推进工作边学政策、梳理工作思路,正常的上班时间不够,就主动用休息的时间来填充,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继续。没有饭吃,就吃泡面,有时甚至是几块饼干顶着,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措施,对社区居民做到了全排查、无遗漏。

廖秋平

作为荔湾法院刑庭副庭长,廖秋平政治素质过硬,对党忠诚,对法院事业高度负责,法律专业功底扎实。作为刑庭办案业务骨干,他参与了全庭绝大部分大案、要案的审理工作,尤其是中央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廖秋平参与审理了荔湾法院所有重大涉黑恶案件,此外,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中表现突出,曾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2019年5月获评“全省法院岗位能手”,2020年8月被授予首届“广州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称号。

聂小冬

作为一位90后,聂小冬是茶滘街环卫站最年轻的一位环卫工人。平日里,他坚持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他所负责巡查保洁的路段包含不少商业旺区,范围大、面积广,周边人员密集、车流量大,垃圾量也相对较多。为此,他便通过骑电单车流动保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清理干净。每天到岗后,聂小冬还及时把主次干道摆放的环卫设施、果皮箱、垃圾桶污迹污点进行清洗,对茶滘街所有主次干道进行全面巡回保洁。随后,他还及时开展巡查,即使再小的巷子、再偏僻的角落都不放过。

2017年台风“天鸽”、2018年台风“山竹”期间,他毫不犹豫加入抗险救灾一线,对主次干道折断树木进行清理清运工作,对辖区内易涝点进行抽水工作。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加入对辖区主次干道、人员密集点、公厕进行消毒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聂小冬从一名保洁员被提升为环卫站站长。在他看来,环卫工作虽然辛苦、脏累,但用汗水换来一片清洁,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这也是支撑他干好环卫工作的精神动力。

吴兆深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期,麻北村养殖户家里的清远鸡因为餐馆关门没有了销路,愁眉不展。吴兆深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村民们的难处,主动提出在自己的朋友圈帮忙推销,“以前养殖户们都是直接把鸡送去餐馆,疫情的时候餐馆都不开门,我就把信息发在朋友圈里,看看能不能帮到忙!”

信息一发出,吴兆深的微信便响个不停,短短几天时间,贫困户家中养的100多只鸡就销售一空,这位广州来的扶贫干部,原来还是一个销售好手,大家对吴兆深刮目相看。

为了支持贫困户转型,吴兆深开启了朋友圈卖梨业务,他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到贫困户承包的梨园实地考察,不仅亲自动手帮忙采摘、包装,还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进行全程直播,让好友圈“买得放心”,被称为“麻北村的李佳琦”。

张巧儿

张巧儿是荔湾区桥中街恒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她积极参加街道防控会议,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工作中,恒海社区随处可见她的战斗身影。恒海社区是一个以城中村、出租屋为主的社区,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在人员全覆盖摸查过程中,张巧儿一栋栋参与“洗楼”,摸查与宣传工作同时进行,做到摸查到哪里,宣传同步加强到哪里。

针对社区城中村为主,节前返乡人员多且分散的情况,在“洗楼”过程中,张巧儿经常遇到吃“闭门羹”的情况。她认真细致安排,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街道等单位的支援人员、志愿者等分网格进行逐栋逐户核查,以尽全力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她认真执行街道工作部署,并提出合理性建议,加大执行力度,积极跟进社区与联社、联社与社员、社员与租客的微信群搭建,通过微信群及时传递防控咨询,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有力平台。

【南方+记者】郎慧

【通讯员】荔文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