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民生基本盘见成效,为东莞“护航民生”点赞(附投票链接)

南方+ 记者

■投票入口:八大主题,护航东莞发展

■专题:最强力量!东莞“护航”主题系列直播报道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住就业就是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的突发疫情给复工复产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为破解困局,消除不稳定因素,东莞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科学地做好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加减乘除”,及时科学地稳住民生基本盘。

今年7月1日,东莞完成人才入户一体化平台上线工作,正式开通了人才入户网上申办渠道,其中学历类人才已经在初审环节实现了“秒批”,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减少跑动次数。

近日,在广东省公安厅、南方日报社共同举办的“广东省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东莞市公安局联合东莞市人社局等13个部门联手打造了“护航”主题系列活动进入评选队列,齐来为东莞政务服务新模式点赞。

加快推动数据整合惠及百姓

市人社局强化社保卡功能,加快“一卡通”进程,进一步优化制卡、发卡、换卡服务。其中,实现社保卡发卡“即时领”,在东莞银行开展试点工作,首次在东莞地区申请社保卡的成年参保人即可享受新制卡“当天申请,立等可取”,制卡周期从原来的1个月缩短到10多分钟;实现社保卡领卡“零跑动”,联合发卡银行,与邮政合作,推出社保卡便民寄递服务,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已正式上线,东莞银行、中国银行试运行中,让社保卡在制作完成后的最短时间内到达企业和群众手中。

稳住民生基本盘见成效,为东莞“护航民生”点赞(附投票链接)

市人社局加快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实现社保卡线上线下协同并用,同时筹备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工作,开放社保卡服务能力。为更好的发挥社保卡的便民作用,拓宽社保卡的使用功能,该局将借鉴京沪相关经验,探索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发挥电子社保卡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支撑作用,扩大社保卡在各种场景的身份认证范围,发挥电子社保卡身份凭证功能。

市人社局开展全市定点社区“诊疗一卡通”升级工作。社区“诊疗一卡通”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受到大众好评,2019年累计提供服务989.2万人次,占社区门诊量的52.2%,大幅减少了市民在社区就医过程中的排队缴费时间和社区卫生机构服务窗口的压力。

为保证社区业务的高效运作,市人社局将对全市社区“诊疗一卡通”进行统一升级,通过一年的时间把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老旧设备逐步替换。同时,扩展平台功能,整合线上服务,支持电子社保卡、电子健康码、医保电子凭证等多种身份凭证,接入全市预约挂号平台、聚合多种支付渠道及金融创新应用,提升市民的使用体验。

做好“加减乘除”,让服务提速提质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先是通过出台《2020年东莞市春风行动线上招聘会企业参与指引》,组织开展44场“春风行动”及复工复产企业线上招聘会,发布3651家次企业18.8万个岗位需求信息,做好扩大东莞揽才面的“加法”。

东莞人社

该局再用最“短、平、快”的方式做“减法”,对全市所有企业实行全额退费,免除企业自行申请,最大力度给予企业实惠和便捷,使东莞成为全省最早完成社保费回退工作的地市,给正处于应对疫情关键时期的东莞企业纾解了“燃眉之急”,仅用短短2天时间就完成了4.54亿援企稳岗补贴发放工作。

除此之外,市人社局还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聚焦时事民生热点,着力做好了优化线上综合服务、化解劳资纠纷的“乘法”和“减法”,通过贴心、暖心的民生服务,助力东莞活力复苏。

如线上政务服务,市人社局为方便广大市民办理业务,整理推出了可预约事项清单28项、“不见面审批 ”服务事项清单46项、政务服务“延期后补”事项清单77项。

该局启动了疫情期间工伤保险待遇全市通办的绿色通道,对于无法在网上全流程办理的业务,推出邮寄办理,仅仅两个月就在网上办理业务3021.6万笔;邮寄办理业务 36244笔。又如,出台《关于疫情期间我市调解仲裁工作指引》,打破固有庭审模式,让全市仲裁机构创新开展电话远程调解、在线视频庭审、微信组群在线庭审等多种庭审方式,处理劳动仲裁案件891件。

【记者】何建文

编辑 毛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