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9日援引Axios报道称,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正在考虑提名民主党初选时期的竞争对手、印第安纳州南本德市前市长皮特·布蒂吉格出任美国一个重要的大使职务,且可能是美国驻华大使一职。
80后、学霸、同性恋、退伍军人,这位政治新星有多重标签,且在民主党初选期间就从默默无闻的角色一跃成为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不过,驻华大使并非布蒂吉格的唯一选择,在国内领导职位候选人的讨论中,他的名字也被提及。
专家分析,在两党都趋向老龄化的背景下,年仅38岁的布蒂吉格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普遍预计他将在2024年卷土重来、冲击总统宝座。如果能够在驻华大使职位上得到历练,将大大充实其外交履历,为他今后冲击总统职位产生助力。
当地时间12月8日,据美媒“Axios新闻网”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独家披露,拜登目前正考虑提名布蒂吉格出任美国一个重要的大使职务,且可能是美国驻华大使一职。
对于这位政治新星,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并不算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崔磊表示,布蒂吉格才38岁,没有外交方面的履历;虽然他颇有语言天赋,但掌握的七门语言中没有中文,因此提名其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
事实上,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一涉外职位,并不是布蒂吉格唯一的选择。据“Axios新闻网”披露,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是布蒂吉格的首选,但非裔外交官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已获提名。另外,在交通或商业等国内领导职位候选人的讨论中,布蒂吉格的名字也被提及。
布蒂吉格是谁?
1982年1月,布蒂吉格降生在南本德市一个移民家庭。他的父亲是马耳他人,移民美国后在南本德市一所大学任文学教授,母亲来自美国军人家庭。
2004年,布蒂吉格以极优等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历史、文学学士学位,2007年又获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和经济学位,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大学期间,布蒂吉格展现了出色的政治天赋,协助不少政治人物竞选,包括美国前国务卿克里。
2011年,29岁的布蒂吉格以74%的选票被选为南本德市长,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市长。当选以后,他用几年时间把过去一蹶不振的南本德变成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技术中心,原本10万人的城市人口也开始上升。
不过,光鲜的履历之外,布蒂吉格的同性恋标签也格外引人关注。2015年,布蒂吉格公开自己是同性恋,并在2018年与中学教师查斯腾在南本德的大教堂举行了200多人参加的婚礼。两人还曾于2019年5月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
此外,布蒂吉格从2009年至2017年兼任美国海军后备队情报军官,并在2014年以海军上尉的身份赴阿富汗服役7个月。这段海外服役经历让拜登想起自己有着同样海外服役经历、已故的儿子博·拜登。
“我以前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他(布蒂吉格)让我想起了我的儿子博。虽然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意义并不大,但这是我对他人能够给出的最高评价。”今年3月,拜登曾在一场活动中表示。
布蒂吉格与拜登的缘分不止于此,他们还曾是竞争对手。2019年,布蒂吉格宣布将角逐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提名。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第一战,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第一场党内初选中,布蒂吉格、桑德斯、沃伦和拜登分别获得26.2%、26.1%、18.0%、15.9%的选票,布蒂吉格在党团会议中胜出。
初选结果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期,这位印第安纳州一个小城市的前市长在宣布参选时,几乎没人注意到他。经此一役,布蒂吉格从一个在政坛上默默无闻的角色,一跃成为民调领先者。
布蒂吉格在竞选宣言中表示,他这一代人从高中就开始经历校园枪击事件,是在911事件成长起来的世代,是一个要面对气候变迁的世代,也是一个无法在物质上超越双亲的世代。他们这个世代要将目光放远,不受过往政治束缚,并以社会共同价值观为基础,才能改变美国的政治和未来。
“我们需要一个与‘让美国再次伟大’不同的故事。”布蒂吉格在南本德的集会上对支持者说,美国需要新一代领导人,而不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样一代,而他就是属于新一代领导人,“我们不只要赢得选举,还要赢得一个时代”。
CNN称,布蒂吉格的同性恋配偶查斯腾是他竞选的“武器”之一。查斯腾幽默、率直,在社交媒体赢得诸多粉丝,让“市长彼得”进入年轻人的视野。查斯腾说,“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将平等法案变成法律的白宫主人”。
不过,今年3月,布蒂吉格宣布退出,转而支持拜登竞选。有分析认为,布蒂吉格在拜登的总统大选提名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后来的退选实质上起到了整合选票、巩固党内温和派对拜登支持的作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学者孙成昊表示,从初选的表态来看,布蒂吉格在民主党内偏进步主义的,社会政策相对开放,但政策主张明显与桑德斯和沃伦等激进派也有所不同。
今年10月4日,美国驻中国大使泰里·布兰斯塔德离任返美。美国驻华使团副团长傅德恩以临时代办身份负责管理使馆的日常工作,直到新任驻华大使抵达中国。布蒂吉格能否接下接力棒,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在中美关系中,美国驻华大使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孙成昊解释,如果驻华大使与两国领导人都保持良好关系,就能发挥桥梁和沟通的作用,把中国美政策和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传达和解释,并发挥积极作用。布兰斯塔德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崔磊解释,大使是两国元首的联络人,向所在国传达本国外交立场,也可以作为本国元首和外交部门对所在国的顾问,提供咨询和政策建议。“具体到当下的美国驻华大使,还需要承担推动重启中美两国关系走向缓和改善的角色。”
“总体来看,美国驻华大使人选一般都是对中国比较了解,甚至有在中国出生、成长或者传教的经历,比如李洁明、洪博培等,但也有例外。”崔磊表示,如果完全没有中国经历,这个人选更多是出于党内政治的平衡,或者为了安抚党内某派势力。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在初选阶段就选择退出,但美媒称,布蒂吉格仍是未来再次角逐白宫的热门人选。有分析指出,布蒂吉格重新成为总统候选人“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会成为的问题”。
孙成昊说,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都趋向老龄化的背景下,年仅38岁的布蒂吉格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普遍预计他将在2024年卷土重来、冲击总统宝座。“但是,仅凭他作为一个小城市市长的履历,是很难成功的,如果能够充实其在外交方面的履历,将会帮助他未来冲击总统职位。”
崔磊也表示,如果布蒂吉格能够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对他本人从政经历也会有比较大的得分。今后布蒂吉格如果要冲击总统宝座,除了他本人在国内取得的政绩外,外交上有重要履历和建树,会让他的形象威望进一步上升。
孙成昊分析,美国很少会派一个有望冲击下一任总统的政坛人士担任。如果布蒂吉格的驻华大使职务得到确认,也体现了新一届美国政府对中国问题的重视。
在中美关系的历史上,1974年曾出现过一次类似的情况,时任美国总统福特任命老布什担任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当时老布什已50岁。15年后的1989年,老布什出任美国第41任总统,成为当代中美关系的有力推动者。
【记者】赵晓娜
【策划】李杰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