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环投:硬核力量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南方+ 记者

“厂区树木苍翠、鲜花艳丽、绿草如茵,和我印象中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完全不一样。”近日,“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第六场活动“探索垃圾去哪了”在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环保科教中心开展。看到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优美风景,参观的市民不禁惊叹道。

视线再往东。位于增城区仙村镇的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一期项目最近刚获得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项目可消纳增城全区的生活垃圾,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第六资源热力电厂航拍。

第六资源热力电厂航拍。

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作为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人的超大城市,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超3万吨,除了回收的部分,剩余的超2万吨垃圾最终会统一收运到全市的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处理。

目前,广州全市已建成运营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16座,广州环投集团拥有在建及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5个,建立了与前端分类相匹配的分类处理体系。作为广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投融资主体,广州环投集团负责广州市固体废弃物终端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承担了全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任务。

垃圾分类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局,垃圾处理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目前,广州市已经形成了“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预计到2021年,将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破解困扰多年的“垃圾围城”难题,为城市生命体的新陈代谢和健康发展护航。

 规划先行

科学布局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

从市区驱车直上华南快速干线,经广河高速到福山出口,即可到达位于黄埔区新龙镇的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这里是目前国内设计处理规模最大、处理垃圾类别和处理方式最齐全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也是国内首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园区以循环为理念,统筹园区内垃圾焚烧、生物质、餐厨、危废、污水、炉渣处理等废弃物处理项目,打造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和谐的循环体系。”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江介绍道。

垃圾就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处理同样也需要以循环高效利用为目标。广州坚持规划先行,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布局建设白云区李坑、白云区兴丰、黄埔区福山、南沙区大岗、花都区赤坭、增城区仙村和从化区鳌头七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每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1.55万吨,为前端分类提供“硬核”保障。

其中,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五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同时开工建设并在同一年竣工,这在国内还是首次。

广州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进新征程。今年6月30日,广州东部固体资源再生中心(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质综合处理厂二期工程项目、花都区生物质综合处理厂等五个广州市重点项目开工,将为广州垃圾处理提供更加“硬核”的助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守护绿水青山的保障,还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目前国内首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广州环投集团供图

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目前国内首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广州环投集团供图

作为广州市属国企,目前广州环投集团在清洁能源生产板块拥有垃圾焚烧发电、沼气发电、光伏发电等业务。已投入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7个,包括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一、二分厂、广州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日总处理规模15540吨,年发电量18.7亿度。

以由广州环投集团属下广州环投福山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为例,目前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主要负责处理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生活垃圾,是我国目前处理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总处理能力达9300吨/日。

垃圾焚烧除了能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还能利用焚烧过程当中产生的高温烟气推动汽轮机做功,从而产生电能,输送至电网。据测算,750t/d的炉型每焚烧1吨垃圾,可产生超过450度左右的电量。

“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一期项目日处理规模4500吨,年处理垃圾150万吨,年上网电量5.4亿度。”李水江介绍,热力电厂产生的电可以直接传输到南方电网,为城市提供电力供应。

科技助力

六大实验室已获专利116项

近日,广州公布最新一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环投集团正式获批为第八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一直以来,广州环投集团致力于环保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推广,组织研发团队紧靠主营业务展开自主科研项目研发,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设立之后,广州环投集团作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管理的责任主体,委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博士后人才,并组织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处理、固废污染物防控、土壤修复及危险废弃物处置等前沿环保技术研究。

垃圾处理,需要“邂逅”更多的高科技。事实上,从垃圾填埋到垃圾焚烧的垃圾处理手段的变化,正是广州这座城市用科技力量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垃圾焚烧,最关键的设备是三大主机设备(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成套系统)。在此方面,广州环投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焚烧项目三大主机设备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

在焚烧炉研发和生产方面,广州环投集团通过引进丹麦的焚烧炉技术,经过吸收、转化、再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顺推式机械炉排焚烧炉,目前已有900t/d、800t/d、750t/d、500t/d、350t/d、250t/d等型号,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序列,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和市场的垄断。

“如750t/d炉型的成本比购买国外同类产品低50%,由于设备性能更适合中国南方垃圾热值低、水分高的特点,所以焚烧效率更高,而且具有燃烧平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生成量少,环保指标控制稳定可靠的特点。”李水江表示。

焚烧发电大数据。

焚烧发电大数据。

集团还在热能高效利用技术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下属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一分厂为国内(2006年建成运营)率先采用中温次高压机组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量1040吨,至今已安全运营超过14年。

目前,集团正在开展的高温高压锅炉参数研究,热能利用效率可大幅提高12%—15%。在广州市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率先采用超高压带内再热参数机组(13MPa/485℃/420℃),是世界垃圾焚烧领域最高参数机组,热能效率大幅提升。

在传统的垃圾焚烧中,烟气的排放是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李水江介绍,在烟气处理工艺方面,广州环投集团引进丹麦先进的烟气处理技术,通过不断研发和实践,实现与不同焚烧系统的配套运行。该烟气处理系统性能更稳定、排放指标更优化。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是国内首次采用“SNCR脱硝+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湿法脱酸+SCR脱硝”烟气处理技术工艺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使烟气排放指标优于欧盟2010标准,远优于国家2014排放标准。

广州环投集团还多次主持和承担国家及省、市科技重大攻关项目,并与华南理工大学、环保部华南环科所等科研机构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成立六大实验室,已获专利116项,并进一步加大在垃圾焚烧、卫生填埋、飞灰稳定化、污水处理、二噁英检测、危废处置、生物质及餐厨利用、土壤修复等方面的研发力度,建立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体系,打造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中心,为公司内外提供环保领域的设计咨询等技术服务。

化“邻避”为“邻利”

超13万市民参观六大环保科教中心

除在产业布局方面走向全国以外,广州环投集团还在科普教育方面不遗余力。

每逢开放日,分别位于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六大资源热力电厂环保科教中心常会迎来充满好奇心的市民。在这里,他们可以参观体验环保科普教育区、沙盘模拟演示区,还能参加环保手工课堂。

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的形式,社会公众可以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全方位的环保知识,正面认识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助力广州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前来环保科教中心参观的小学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广州环投集团供图

早在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就提出,2020年年底前,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合条件的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社会开放,接受公众参观。

打造环保科教中心,广州已有布局。

目前,广州环投集团围绕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依托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了六大环保科教中心,至今已向超过13万名的社会各界人士宣传环保知识。

广州环投集团还将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为国内第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环保知识科普、垃圾焚烧发电“邻避效应”化解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

在环保研学教育方面,广州环投集团率先成立自然学校,依托各资源热力电厂环保科教中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小低、小高、初中、高中)的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了5个专题的研学课程,通过实践学习,将环保理念、环保科普知识渗透至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中。

■案例

国内首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

云山珠水 环保明珠

在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展示厅沙盘旁,3A级旅游景区的牌匾格外亮眼。牌匾的背后,是广州环投集团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的缩影。

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占地面积1604亩,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生活废弃物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26万吨。

据介绍,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以“云山珠水、环保明珠”为主题,目前已经打造成为国内第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3A级旅游景区。

产业园内有着国内规划处理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该厂有“四个特色”,一是建于高填方边坡上,削山而建,工程技术难度高;二是采用“直接空冷+冷凝”工艺,比传统水冷工艺节省用水60%;三是空冷系统架空在汽机厂房之上,占地面积节省32%;四是在烟囱的92.5米高度设置观光平台。

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环保科教中心也位于产业园内。展示总面积约为3600平方米,共分为“驱动·绿色生态”“聚力·循环之能”“点亮·城市之光”“共筑·美好家园”四大主题展区,集合了24个展项及互动体验设备,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的形式,让社会公众在动手参与、亲身体验中获得全方位的环保知识,同时正面认识垃圾焚烧处理方式,助力广州打造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

■对话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江:

以“六先”党建品牌引领企业发展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江。吴伟洪摄

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江。吴伟洪摄

“垃圾分类大会在广州召开,是对广州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可,也为广州环投集团迈向全国释放了更利好的信号。”广州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江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促进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向。作为全国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广州从2000年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全链条全方位全社会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之路。

“目前广州在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各方面都有了突破。”李水江说。

他介绍,目前广州已经形成了终端处理能力和前端垃圾分类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格局。“做好源头垃圾分类和定点投放有利于垃圾的减量,进一步提升后续终端处理效率;终端处理的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形成社会合力,让垃圾分类理念更深入人心。”

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何更进一步?李水江建议,广州应在提升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巩固现有工作成果以及配套更人性化的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上下功夫。

“比如,开放垃圾焚烧厂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新时代的垃圾焚烧技术,打破对垃圾焚烧污染环境的刻板印象等。”他说。

作为广州市属国企,广州环投集团用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扛起环保环卫事业的先锋旗帜,让环境保护的使命,得以更广阔地传承。

李水江介绍,广州环投集团党委以“六先”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建议生态文明建设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导方针,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

“党员带头围绕课题攻关、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焦点进行创新,让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他说。

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广州环投集团扎实开展东西部协作和精准扶贫工作,对口帮扶的丰顺县潘田镇填江村精准扶贫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脱贫考核;累计投入800多万元帮扶从化区鳌头镇潭口村,助力广州市推动实施“千企帮千村”工程,使广州环投与附近乡村形成了村企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福山产业园开放日。

福山产业园开放日。

■成绩单

广州环投集团目前拥有32家子公司,资产超过200亿元。

广州环投集团是国内唯一拥有焚烧项目三大主机设备(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净化成套系统)技术和生产制造能力的企业,拥有城市固体废弃物系统收集、整合运输和综合处理项目65个。

其中,已投入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7个,日总处理规模15540吨,年发电量18.7亿度。

在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个,日处理规模21650吨。

年上网电量达到60亿度(含垃圾焚烧、沼气、光伏发电)。

环卫车辆远销20多个省、市,整体处理规模和运营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撰文】宾红霞

【摄影】吴伟洪 广州环投

编辑 万映雪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