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广东非遗保护如何开局?戳这里

南方+ 记者

日前,为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并公布《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广东《方案》站位高、创新强、措施实,既站在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高度谋划非遗保护工作,又在体制机制、重大工程、人才培养上都有创新,每项任务都符合广东实际。”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如是评价。

受市民喜爱的广府庙会

根据《方案》部署,到2025年,广东省将完成50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超过1万人,建成10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1-2个非遗传播品牌

亮点一  数字资源库护航非遗传承

《方案》从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大力扶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做好非遗传播交流等多个方面,推出非遗保护“组合拳”。

《方案》首先提出开展非遗资源调查,在掌握非遗保护情况的基础上,完善非遗档案及数据库,特别是要建设数字资源库,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公共数据平台

日前,在“2020广东非遗创新发展峰会”上,宋俊华指出,非遗保护管理的大数据平台,是非遗保护精准管理和精准施策的重要依据。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学生为广东非遗设计“群像”

“无论公共文化服务或文化产业发展,都需要非遗数字化创新利用,这也有利于非遗共享与传播,让更多民众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他说。

《方案》也十分重视非遗理论研究,要求开展非遗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加大理论研究成果推广运用力度,建立涵盖各个非遗门类的专家库。

亮点二  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将获认证

非遗传承发展的活力之源,关键在人。小南注意到,《方案》对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从制定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管理办法到拓展传承途径、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方案》首先提出广东省应健全非遗传承人动态管理、进退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鼓励和支持传承人更好地开展非遗传承活动。

其中,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且技艺性强的项目,广东还将开展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

广东剪纸

《方案》同时拓展了非遗传承的渠道,鼓励高等院校和相关机构与持有非遗的社区、群体及传承人合作,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宋俊华认为,非遗传承人结构性矛盾是制约我省非遗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优化结构上,应该采取多元措施,加大传承人人才培养和动态管理,如继续扩大传承人群培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评价管理体系”。

亮点三 文旅融合让非遗“活起来”

对于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方案》提出了“认真认定”“加强管理”“分类保护”三项要求,明确各单位根据广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各自特点和存续状况,精准施策,分类保护。《方案》特别说明,需提高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实践频次和展演水平。

21

此外,《方案》还进一步要求加快建设各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增加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力度。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遗整体性保护的要求,也是推动建设非遗创新、非遗旅游、非遗治理等示范区的重要基础。” 宋俊华评价。

文化生态保护区将有助于促进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探索挖掘“非遗+研学”“非遗+康养”“非遗+演艺”“非遗+文创”“非遗+民宿”等市场潜力,充分发挥“非遗+旅游”的产业优势。

亮点四 融媒体矩阵助力非遗传播

在促进非遗传播交流层面,《方案》则从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构建融媒体矩阵、推动非遗普及教育、加强境内外非遗交流合作等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要传统节日,《方案》认为应开展非遗主题传播活动,推动传统节日振兴,打造传播品牌,营造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

《方案》还要求各单位利用知名节会,配合重大文化交流项目,举办非遗交流合作活动,讲好广东非遗故事,以此推动广东省与港澳台地区的非遗交流合作,支持非遗相关作品走向海外。

132

“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非遗传承人自信心和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宋俊华说。近年来,广东非遗传播成果丰硕,形成“非遗少年说”首届广东非遗青少年演讲展示活动等一批传播活动品牌。

“十四五”期间,广东将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充分发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优势,建设“非遗融媒体矩阵”,增强广东非遗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

《方案》还从组织、人才、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保障措施,包括建立非遗保护的专家咨询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非遗传承发展等。

宋俊华进一步建议,广东应做好非遗品牌建设,加大非遗科技、非遗创意、非遗旅游等方面的投入,带动相关科研和产业发展,实现非遗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记者】杨逸 实习生 孙羽嘉

【通讯员】冀前

编辑 杨逸
校对 梁飞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