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推广秸秆腐熟回田新技术

汕头发布
+ 订阅

在潮阳区关埠镇巷口村田间,两架装有秸秆腐熟剂的无人机腾空而起,来回飞行向刚收割后留下的稻草喷洒腐熟剂,再过7天至10天时间,这些稻草就能回田循环利用……近期,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市秸秆综合利用培训暨现场观摩会,吸引了各区县农业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人员及种粮专业户前来学习观摩。此次活动旨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提升全市秸秆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装有秸秆腐熟剂的无人机准备向刚收割后留下的稻草喷洒腐熟剂。

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巧义介绍,使用这种腐熟剂之后,水稻秸秆的分解时间从20天缩短到7至10天,就可以彻底分解腐烂,秸秆还田之后,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下一造水稻的化肥用量,实现化肥减施和培回地力。

记者了解到,近阶段正是汕头晚稻全面收割季节,将产生约19.6万吨水稻秸秆。各地将在同步推进机械收割稻草切碎直接回田和稻草覆盖农作物回田的基础上,示范带动稻草腐熟回田,提升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增肥增效。我市将组织在澄海、潮阳和潮南区的水稻主产区开展稻草腐熟回田技术示范总面积1500亩。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