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
翰林·园林——清晖园主龙廷槐生平事迹展
展览时间
长期
展览地点
笔生花馆
展览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造园」。对古人而言,园林为游览场所,他们观园赏景,吟诗作对、弹琴弈棋。旁边场景展示了园林生活中的“焚香抚琴”,一曲琴音绕梁、一缕青烟直上,静与动之间,沉淀的是文人哲思,流淌的是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文人情怀,皆因抚琴能养性,焚香可静气。
第二部分「园主」。营建者以园林为生活场所,寄情山水、抒发情怀。琴棋书画诗酒茶,园主人于风月竹窗前吟诗抒怀,“品茗论道”,在清新淡雅的茶香中挥毫泼墨,将人生情怀融入这方天地;在诗意的园林里闲情逸趣,寻求一种意境和豁达。
顺德历来有建造园林的传统,
古人为什么喜爱修建园林呢?
因为
对古代文人而言,
园林是他们寄托精神、实现诗意栖居的地方。
用今天的话来说,园林就是他们的
诗与远方
展厅一隅
清晖园,
则是龙氏族人的“诗和远方”
龙氏族人热衷于游园、造园
据现有材料,龙姓园林有13处之多
留存至今的
就只有我们的清晖园
清晖园是如何形成今日之规模的呢?
从清晖园营建简史可见一斑
展览小窥·清晖园营建简史
其中不得不提的
就是清晖园第二任园主
龙廷槐
龙廷槐(乾隆十四年1749-道光七年1827),字植庭、沃堂,号春岩,又号亦谷居士、荫田居士。乾隆丁未 ( 1787年 )进士 ,曾任翰林院编修。为官期间,他主要在翰林院任职。
他一生的轨迹
从小接受父亲龙应时的教育
25岁求学广州
30岁中举人
38岁登进士
51岁就辞官回乡了
龙廷槐是个孝子
他辞官回乡一是为父亲守孝,
二是为了为筑园奉母。
龙廷槐《敬学轩文集》中收录的两封书信,论及双亲,情真意切,可见筑园奉母非一日之思。
辞官回乡后的20多年里,除了筑园奉母
龙廷槐以乡居士绅的身份
为家乡顺德的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沙田开发
抗击海盗
济贫拯荒
重修学宫
···
社会建设上的方方面面,
都留下了龙廷槐参与的痕迹
居乡20多年
作为顺德地方士绅团体的中坚
他,积极保家护国
作为清晖园主
他,筑园奉母
也以园林之美寄托了隐居故里后的文人情怀
—END—
素材来源:清晖园博物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