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院迎接中国妇基会“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优质医院公益项目评审

江门市人民医院
+ 订阅

解读PAC

PAC全名为“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是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民日报、人民网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该项目确定了标准化的人工流产服务流程,通过在医院建立标准化的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向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避免重复流产的伤害。

12月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原业务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主任李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伊爱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戈对我院“PAC优质医院”公益项目进行现场评审。副院长何伟东、李丽琼、妇科主任熊小琴及相关职能科负责人陪同。

△妇科副主任医师温东瑜汇报医院PAC项目特色及亮点等内容

本次评审,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听取汇报和查看资料的方式进行评估,针对PAC建设概况、制度与文件、人员与硬件设备、服务流程、服务成效、建设目标与计划等内容进行评审。

△李坚教授对我院PAC门诊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数据资料收集电子信息化、术后随访形式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并指出我院PAC工作今后的发展方向及前景

△王戈主任对我院PAC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她希望我院的PAC工作能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向前推进,壮大发展PAC团队 ,提升PAC服务成效

△副院长何伟东对专家组莅临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专家组们提出的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医院进一步做好PAC规范化建设有很大帮助。他表示,医院将从多方面继续完善PAC建设,积极推进标准化PAC服务模式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8年1月,在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江门市人民医院开始创建“流产后关爱”PAC服务项目 ,是江门地区首个开展PAC项目的三甲综合医院。

项目开展后定期总结、分析并持续改进,通过设置计划生育门诊、增加软硬件设施、加强培训、建立PAC咨询团队、落实“一对一”咨询服务、人流危害、术后立即高效避孕的集体宣教及术后随访等手段,提高流产后女性高效长效避孕率, 降低重复流产率,成效明显,医院于2019年12月通过PAC初审。

此次“PAC优质医院”评审是我院PAC 项目发展的一次关键节点,将促使医院不断提高PAC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医院将继续为广大女性乃至孕产妇产后提供科学高效避孕的指导,降低非意愿妊娠流产率,为流产后患者搭建一个规范化的优质服务平台,更好地保障广大女性的生殖健康。

来源:妇科 温东瑜

整理:宣教中心

审核:赵鹏洲

责编:伍诗璐

犀利!这家医院又获“国”字授牌认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