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化,乡村儿童也能上各种课外兴趣班享受文化艺术熏陶了
日前,2020“乡村儿童成长空间”交流会暨授牌仪式在广州从化太平镇第三中心小学举行。
“乡村儿童成长空间”项目是由广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广州市早期教育和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实施的社会公益项目。该公益项目集亲子教育及艺术特色教育为一体,是专门为6至12岁儿童提供自由、温馨的儿童之家。
开设多元课程
关注乡村儿童身心健康
据悉,“乡村儿童成长空间”项目课程满足儿童课外素质教育培训需求,常设课程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儿童安全教育课程、儿童艺术特长能力训练课程(美术课、手工DIY课、奥尔夫音乐课)、中华传统武术课、小主持人语言能力课等。每个“乡村儿童成长空间”课程设置为每周至少一课时,全年不少于40课时。活动内容由各校自主选定,充分满足学校的需求,创造学校特色。授课老师都是较高专业水平的中青年人,课堂氛围好,孩子们都非常期待、兴趣浓厚。
据了解,目前,我区团星小学、沙贝小学、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太平镇第三中心小学均设有“乡村儿童成长空间”,广州市早期教育和托育服务行业协会派出授课老师500余人次,授课700多个小时,直接参加受惠的小朋友近万人次。
“乡村儿童成长空间”使乡村广大儿童在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兴趣培养、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促进了乡村儿童健康安全成长,同时也是助力我区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关爱基层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水平。
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
促进乡村儿童阳光成长
“怪兽的模样千奇百怪,没有统一的。你们可以大胆想象,大胆下笔,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在太平镇第三中心小学“乡村儿童成长空间”内,授课老师正为学生上美术课。这节课的主题是“怪兽”。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孩子们还是迟迟不敢下笔。经过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孩子们陆续拿起了画笔,认真地画了起来。
正在授课的赖老师有多年美术教育经验,他告诉笔者,乡村儿童和市区儿童最大的区别就是乡村的儿童因为接触的新鲜事物不多,想象力不够丰富,也不够大胆。所以课堂上主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希望可以通过绘画打开他们的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一支笔画出心中的梦想世界。
除了绘画课外,太平镇第三中心小学“乡村儿童成长空间”还选取了丰富有趣的奥尔夫音乐课,通过在音乐中融入拍手跺脚的有趣方式,培养孩子的感知反应、领悟交流、身体协调等能力,积极地去探究、发现、表现和创造艺术,深受学生欢迎。
“在上‘乡村儿童成长空间’的奥尔夫音乐课以前,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奥尔夫音乐。上课之后,才发现音乐可以这样玩,这是我从来没接触过的音乐世界,美妙极了。”参加奥尔夫音乐课的小雅欢喜地说。
而沙贝小学选取的“洪拳”,是由广州市非遗洪拳代表传承人冯亦慧师傅亲自带领孩子们进行武术“洪拳”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身体素质、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能提高自我防卫能力。太平二小选取国学诵读经典,“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孩子们通过诵读《弟子规》,不仅能够认识大量的文字词汇,更学习了中国传统美德,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传递的人生道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品行,培养敦厚善良的品质,从而帮助自身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图:陈宝怡
编辑:刘芳
初审:陈治
编审:梁伟东
审核:邬影红
(本文由“广州从化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