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扶志断“穷根”!47岁弱女子用勤劳为家撑起一片天

东区发布
+ 订阅

“一个家庭需要开支,丈夫因病不能工作,女儿还在读小学,自己有手有脚,身体还可以,总不能坐在家里等政府给吃给穿啊,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加收入,一家三口才能过上真正的好生活。”这是贫困户雷妹脱贫致富的坚定心声。

就是这样一名身材矮瘦的弱女子,靠着自己坚韧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硬是撑起了贫困的家庭,走上脱贫致富路。2020年一家三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多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雷妹一家,位于省定贫困村石湾村冬笋坑崆自然村,丈夫李颂弟54岁,因病不能工作,女儿李少兰12岁,就读小学六年级(住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

顶梁柱“倒塌”,陷入困境

在雷妹丈夫李颂弟还没有病发前,曾是不锈钢焊接技术人员,在东莞一个装修公司务工,每月有4000多元的进账,加上雷妹在家里时不时打几天散工,夫妻的收入加起来不能说富有,但也能安稳维持生计。

2019年8月,李颂弟突然中风,不能再参加工作,连生活也难以自理,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塌,打乱了全家平静的生活。主要的生活来源没有了,自己还要整天呆在家里护理丈夫,让本来就不算富裕的雷妹一家,一时间陷入了困境,茫然不知所措。

扶贫扶志,树立致富信心

中山东区街道驻村扶贫工作队及石湾村委会得知实情后,多次上门对雷妹一家进行了探访慰问,鼓励雷妹一家不要被困难吓倒,增强意志树立信心,依靠自身努力创造未来新生活。

随后扶贫组和村委会商定,安排雷妹参加保洁员公益岗位,让家庭有稳定的收入。

在扶贫组及村委会的帮助鼓励下,原本几乎是家庭主妇的雷妹没有被困难打倒,树立了迎难而上的决心,思想和行动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后的日子,雷妹每天雷打不动5点钟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认真踏实地做好保洁员工作,让自己负责的地段保持干净卫生;家务无论大细全包干,把家里打理得干净整洁、整整有条;养殖好鸡鸭,逐渐增加养殖的数量,帮补家用;照顾丈夫生活食宿起居,帮助丈夫按摩身子,督促丈夫准时吃药,搀扶丈夫户外走动锻炼筋骨;利用空闲时间在村里帮忙私人打杂工,无论是建筑工、种植水果还是其他的杂工,只要能增加收入,都会毫不犹豫去做。

长期的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作为一名40多岁的女子,个中的辛劳可想而知,但是面对每天的辛苦忙碌,雷妹意志坚定、毫无怨言。

人勤春来早。一个弱女子用坚强有力的双手,让家庭慢慢有了阳光般的温暖,也慢慢有了往日的笑声。

勤奋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收入稳定增加了;丈夫在雷妹的精心照料下,身体也慢慢得到恢复;女儿在母亲的影响下,勤奋好学,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家人好才是真的好,再苦再累也值得。”从这个矮小瘦弱女子不经意间说出的言词里,看到的是难能可贵的仁爱和坚强。

仁爱勤劳,生活有盼头

如今,雷妹一家脱贫致富后,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好生活。展望未来的日子,雷妹有了自己新的想法:除了自己做好保洁员和打杂工外,认真照顾好丈夫,鼓励丈夫多走动多锻炼,让身体好起来。

等丈夫好些后,她准备增加农家鸡的养殖,适当时候在自己的山地办个小型养鸡养鸭场,不但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重新点燃起丈夫劳动致富的信心。

另外,等丈夫身体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因为他有手艺,可以承接一些不锈钢门窗焊接回家里做,也可以增加收入。对于未来,雷妹信心满满。

天道酬勤

相信雷妹一家

通过自身踏实勤劳

在奔小康路上会走得更踏实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