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问 | 解读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

珠海大课堂
+ 订阅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和省教育厅备案,日前,珠海市教育局印发了《珠海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全文请戳中考考8科,满分700!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刚刚公布)。

12月4日14时30分,珠海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出台背景、过程、主要措施和改革保障等进行介绍。

珠海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介绍了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有关情况。市教育局副局长谢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基信科科长李晨芳,市教研中心主任袁长林,市招生办主任黄明旋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因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各不一样,对此,发布会后,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及时做了梳理,梳理出以下20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题1:珠海新中考改革方案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答:从2020年秋季入学七年级新生开始实施,即2020年秋季入读初一的学生开始按新中考改革方案执行。

问题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学生毕业的基本依据,这一块政策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具体变化在哪里?

答:完善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新中考改革方案开展英语听说考试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化学已连续多年开展实验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开展1个必考项目,另外在体能及运动技能中各选择1个项目进行考试。在目前计分科目(即: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化学)的基础上,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个科目的成绩从等级呈现改为以分数呈现。

问题3: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也是学生升学的基本依据。珠海是否继续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制度?

答:继续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制度,即初三学生毕业考试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考试均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分数为准。

问题4:高中招生录取这块,新中考改革方案是否有变化?

答:2021年、2022年珠海中考仍按照现有政策执行,高中招生录取计分科目6门共605分。

新中考改革方案优化了中考招生录取计分科目设置。中考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物理、历史、化学、道德与法治共8个科目,总分为700分。

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均按120分纳入中考总分。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体育考试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的要求,将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从目前45分提高到60分;为引导学生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将学生平时体育成绩纳入中考体育科目分值,按15分计入。鉴于社会对理科人才的基本需求,将物理、化学科目设置为80分,其中实验操作各占8分;道德与法治、历史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原则,结合科目课时总量,均按60分纳入中考总分。

问题5:中考录取科目及分值这块,是否有更清晰的图进行直观呈现改革前后的变化?

答:


问题6:新中考改革方案里,考试时间有什么调整?

答: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和地理共9个科目的笔试继续采用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省命题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

英语听说、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考试时间由市教育局确定。

英语听说考试、体育与健康、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在九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并于当年5月底前完成;

生物实验操作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进行;

音乐、美术及信息技术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

问题7:新中考各学科具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考试?

答: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共5个科目采用笔试的考试方式;英语采用笔试加听说的考试方式(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物理、化学、生物采用笔试加实验操作的考试方式;体育与健康采用平时成绩加现场测试的考试方式;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采用笔试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的考试方法。

问题8:新中考改革方案里,各普通高中招生政策是否有调整?

答:此次加强了考试招生管理。优化普通高中招生范围。

其中,珠海三中招生范围从香洲区扩大到全市;

和风中学招生范围从全部面向斗门区招生,调整为50%面向全市招生,50%面向斗门、金湾和高栏港区招生。

与此同时,方案完善了普通高中指标生名额分配与录取办法。

其中,珠海一中、珠海二中、斗门一中、珠海市实验中学和北师大珠海附中5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继续将不超过70%(不低于50%)招生计划作为指标生分配到全市所有初中学校。

华中师大珠海附中与珠海四中新设50%指标生,珠海三中指标生比例从40%提高到50%,取消和风中学40%指标生招生的规定。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

问题9:关于普通高中指标生为何不设“限制性”分数线,有何政策依据?

答: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是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17〕15号)的文件要求:“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每所优质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文件同时明确了“试点市从2017或2018年、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起,高中阶段学校名额分配招生一律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珠海市将根据政策最新要求,结合具体实际适时调整招生实施细则,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问题10:珠海市普通高中的指标生政策变化的意义在哪里?

答:保持普通高中指标生招生政策,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改变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有利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缓解择校热,促进教育公平。

问题11:为什么要对现有中考政策进行调整?

答:一是落实国家及省对中考改革的要求。省教育厅文件明确要求全省从2020年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改革。

二是主动衔接广东省新高考方案的需要。与广东省人民政府2019年4月发布的“3+1+2”的新高考方案相比,珠海市目前中考方案在考试计分科目设置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通过本次中考改革,促进初高中教育有效衔接,为人才选拔与成长奠定基础。

三是完善珠海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需要。录取计分科目重理轻文、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体育考试项目不全面且分值占比不足、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形式大于内容等是珠海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完善的。

问题12:新中考改革方案制定过程是怎样的?如何体现公平公正公开?

答:市教育局积极稳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立了中考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借鉴周边地市成功经验,结合珠海市实际,研究制定中考改革方案。改革过程不仅聚焦考试招生出台措施,也充分考虑与改革相配套的师资调配与课程改革,保障教与学、学与考、考与招充分衔接。

过程中,市教育局先后在珠海市香洲区与西部地区开展调研座谈、实地考察学习珠三角周边地市改革经验、征求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代表的意见建议;相继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内部征求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市民听证会,并对各方意见与建议进行充分论证与有效吸纳。参照重大行政决策制定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改革方案进行了专家论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开展了合法性审查。文件稿通过讨论、调研、征求意见、论证、审查等,修改40余次后形成送审稿,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审定,并经省教育厅备案同意。

问题13:新中考改革方案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答:新中考改革方案目的是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

目前,珠海中考政策注重结果导向,以考试分数高低论英雄。实施新中考改革方案后,除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外,更加注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过程性评价,将结果导向与过程导向相结合。

问题14:新中考改革方案实施后,新增的英语听说考试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考试如何考?考哪些内容?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答:英语听说考试、理化生实验考试将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统一考务规则,各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在考试内容上,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考的是初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按照改革计划,市教育局将及时制定英语听说和理化生实验考试具体方案,明确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事项。

近年来,珠海市已经开展了物理、化学实验考试,暂未计入中考总分,按合格/不合格呈现,且每年均顺利组织实施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市教育局将总结有关考试经验,按照上级规定与指导,不断完善各类考试规则。同时,也将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及时指导各区和初中学校加强考试条件保障,确保考试全程录像,考试过程可追溯,保障公平公正。

问题15:改革后,体育成绩60分,是如何分配的?其中平时成绩15分,具体是怎么样设置的?

答:体育考试成绩60分中,包括统一考试45分和平时成绩15分。统一考试(包括必考和选考)成绩由目前的42.75分提高到45分,另外增加平时成绩15分,具体由学生运动参与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组成的。其中,运动参与成绩为9分,初中三个学年,每学年满分均为3分。另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为6分,每学年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每学年满分均2分。中考改革后的体育考试实施方案正在抓紧制定当中,确定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问题16:按照改革文件,体育与健康开展1个必考项目,另外在体能及运动技能中各选择1个项目进行考试,具体考试项目是否已经确定?

答:省规定必考的体育项目为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或游泳,目前珠海市维持原有,两项二选一不变,新设的体能和运动技能项目,从原来选考库基础上进行增加和归类,其中体能项目即200米、跳绳、立定三级跳远和实心球四选一,新增200米作为考试选择项目;运动技能项目即:篮球、足球、排球三选一,新增排球作为考试选择项目。目前方案已经市里研讨征求意见,为更科学、严谨、可行,将按照程序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和专家论证后以正式发布为准。

问题17:义务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有何变化?具体如何开展?评价结果如何运用?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答: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依托广东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初中三年,以学期为单位。评价方式主要采取写实记录、评语评价与重要观测点计分相结合的形式。评价内容以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作为一级指标,下设1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25个重要观测点。

逐步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参考。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可作为高中学校自主招生的主要依据。

自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方面均为D等级以上(含D等级),方可报考普通高中。思想品德方面为B等级以上(含B等级)方可报考以下普通高中: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二中学、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华中师范大学珠海附属中学。

问题18:改革后,外市户籍学生(随迁子女)在珠海参加中考的政策有无变化?是否可以报考珠海市公办普通高中?

答:随迁子女在珠海市参加中考的政策没有变化。随迁子女在珠海市接受义务教育后,可以在珠海市参加中考。具体政策是如下:在珠海市就读且具有珠海市初中学籍的应届初三随迁子女毕业生,可自愿在珠海市报名参加中考,报考珠海市民办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含技工)学校不受其他条件限制。报考珠海市公办普通高中,需满足“两个合法和三个3年”的要求,即: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珠海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持有珠海市累计3年(含)以上居住证(且现有居住证在有效期内),并在珠海市参加社保累计满3年(含)以上,随迁子女具有珠海市初中3年连续学籍。同时,符合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经审核后可具有普通高中指标生资格。具体可查阅珠海市每年中考报考通知。

问题19:推动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珠海具体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一是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道德与法治、理化生实验操作、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时。

二是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三是强化考试保障。建设标准化考场,满足初中课程教学和考试改革的需要。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督查与问责,建立多级考试巡查制度,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违规宣传行为、有偿招生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问题20:从近期来看,珠海市教育局在推进改革方案落地落实方面会采取哪些举措?

答: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后,市教育局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方案落地落实。一是出台改革配套文件。制定并发布体育考试方案、理化生实验考试方案、英语听说考试方案等,明确考试实施细则。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开展中考改革宣讲,以集中宣讲和分级培训的方式,对初中学校校长、教师、初一年级长及班主任进行全员培训。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改革方案政策解读,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记者】冉小平

【摄影】冉小平


编辑 叶铮
校对 蓝淑茹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