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太平镇,越来越美了!

广州从化发布
+ 订阅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关乎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福祉。从化太平镇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大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抓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太平镇地处“五区”交界,总面积210平方公里,下辖33个行政村、3个社区,户籍人口9.3651万人,外来人口1.40万人。截至目前,全镇33条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30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4条行政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

三年来,太平镇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已完成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共9038处;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积存垃圾共9930处;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5459处;拆除危、弃房642间,面积115134.21平方米;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2768处,1060602.251平房米。

此外,太平镇加强农房风貌管控,现在农房外立面整饰已完成街北高速两侧共94栋、105国道6个片区微改造项目共440栋、佛岗村(神岗地铁站附近)共18栋。结合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鼓励村民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闲置零散土地打造“四小园”,危旧房清零、复绿,让村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强力推

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看着自己的村这么干净整洁,真的是不舍得乱扔一点垃圾。”太平镇格塘村村民阿文说。格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说,格塘村经过三年的人居环境整治,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村容村貌,最重要的是村民的爱护环境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身体力行地建设自己的村庄。

如今走在格塘村的村道上,随处都是风景,道路硬化平坦,河道绿水潺潺,道路两旁树木随风摇曳,还有村民在悠闲歇息。

不仅是格塘村,在太平镇,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据悉,2020年以来,区政府投入160万在城区建设64个生活垃圾投放点,着力完善太平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按照“小范围试点、部分推广、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在2019年格塘示范村、巴厘天地样板小区的基础上,今年重点打造邓村、三百洞、钟楼、颜村、共星5个市级、区级示范村,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体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生活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农村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持续改

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全面完成

据太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太平镇目前已经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点190个,城区市政污水管网约27.6公里,工作人员每月用手机APP巡查设施点两次,维护单位工作人员用手机APP每星期巡查两次,完成巡检后将问题上报到区系统。

另外,开展了市政排水设施维护项目,主要对市政管网进行清疏养护,并对管网结构性隐患点共计80个进行修复。同时,全面排查排水设施点,利用巡检APP上报巡检数据,太平镇总任务数约5900个,截至目前已巡检数量达2500个。

除了污水处理全覆盖外,太平镇同样持续推进厕所革命,采取新建、升级改造等方式对全区公共厕所进行品质化提升,努力实现公共厕所建设标准化、设施智能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精细化的目标。经统计,新建公厕17个,改造公厕3个;已累计完成户厕改造20289户,完成率和普及率为100%。

下一步,太平镇将会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紧盯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垃圾无害化治理率、污水治理率和村容村貌提升,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加快实现从“建起来”“用起来”到“管起来”,绘就美丽乡村锦绣蓝图,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文图:陈宝怡  部分为资料图片

编辑:黄丽敏

初审:陈治

编审:梁伟东

审核:邬影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