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关工委有关负责人到田间了解创业青年种植香芋情况。揭英隆 摄
金穗含笑,红橙飘香,硕果累累的季节,廉江市关工委迈过了20周岁。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全市关工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参与关爱的“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从少到多,关心下一代工作从点到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从市、镇(街道)、机关单位到行政村(社区)、自然村、非公企业等,已经建立起1516个关工组织,一支由2000多名“五老”组成的关工队伍,活跃在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线。他们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培养树立创业青年带头人等方面,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绚丽的篇章,展现了老而弥坚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担当作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爱戴。
党建引领创新机制
廉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市关工委成立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年听取关工委工作汇报,每年参加或主持召开全市关系下一代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林海武多次就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
正是由于党委政府的重视,各部门的配合,关工委工作已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关工组织建设列为市委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活动纳入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创文工作的总体布局,活动经费、教育培训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现任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主任由正处级老领导担任;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或者组织委兼任镇(街道)关工委主任,双主任制度全面落实。
20年来,一大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加入关工队伍,先后有吴汉英、陈松权、戚潘国等老领导担任过市关工委主任,几十名原市四套班子老同志担任过关工委的领导职务,他们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用高尚的人格影响青少年,用无私的奉献关爱青少年,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培育了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
近年来,廉江市委重视推动关工委工作创新发展,部分镇(街道)老干党支部与镇(街道)关工委在组织上两个牌子一套人马,阵地上共建共享,活动上共同参与,提升了关工委组织的政治站位和队伍素质。同时,全市关工委组织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他们采取以会代训、专题研讨、微信公众号联系等形式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通过这样的学思践悟活动,全市广大“五老”的“四个意识”得以筑牢,政治站位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的能力也显著增强,为关心下一代汇聚了磅礴力量。
梯次推进打造“五好”
“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在基层,热点难点也在基层,建设好基层关工委,联合各方力量,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力量源泉。”廉江市关工委主任蔡中舫表示。
为使关工委组织延伸至全市每个角落,切实做到哪里有青少年,哪里就有关工委。市关工委始终把创建基层“五好”关工委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推动关工委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是全面部署,检查推进。以“带”促“建”的工作模式,通过制定方案,会议部署,深入督导,并引入爱心人士的协助,积极打造“五好”基层关工委。二是梯次建设,总结推广。本着“循序渐进、延伸拓展”的原则,市关工委总结推广河唇镇、良垌镇、石角镇、罗州街道、城北街道等镇(街)关工委打造“五好”关工委的经验做法,推动基层关工委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三是重视探索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关工组织,先后在华强电器集团、龙健集团等非公企业成立了关工委。
目前,廉江全市关工委组织基本覆盖了镇(街)、机关单位、学校、村(社区)、自然村和部分非公企业,基本做到有组织机构、有领导班子、有“五老”队伍、有办公场所、有活动经费、有工作制度。
立德树人倾情关爱
“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下一代的培养关系着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后继力量,充分发挥‘五老’和关工工作志愿者的作用,联合各方力量,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力量源泉。”蔡中舫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帮助广大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廉江市各级关工委按照上级关工委的部署,结合实际,先后组建了23个讲师团,每年突出一个主题,在广大青少年中先后开展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讲”“讲关爱,促和谐”“中华魂”(腾飞的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学雷锋·见行动”“生态文明我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青少年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提升自我。
20年来,在开展禁毒活动、普法教育、“中华魂”主题教育等各项活动中,廉江涌现出许多务实奉献的“五老”和关工志愿者典型。他们克服年纪大、行动不便等诸多不利因素,奔走在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大道上。如广东省供销社原主任谢永强,退休后回到家乡不但筹资50多万元用于建校和改善山区办学条件,还利用自己的房屋建起了农家书屋,购买各种书籍,每年订阅几十种报刊和杂志,三十年如一日免费开放,解决农村学生没有阅览室的难题,引导村民读书,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村风;自从河唇镇关工委成立就一直担任镇关工委主任、执行主任的赖玉隆,20年如一日深入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组织“五老”人员连续三年跟踪帮教全镇31名吸毒人员,最终有27人成功戒毒;长山镇关工委执行主任钟其杰坚持收集整理粤桂边纵队的战斗事迹,不但常年在全镇中小学生中宣讲,还为到粤桂边纵队纪念旧址参观的游客、青年干部职工、粤桂边纵队的后代宣讲;关工志愿者、退伍军人朱爱武不但将困境儿童接到家里照顾,送书送学,并积极参加关工志愿活动,多次为学校捐赠《中华魂》等书籍;还有残疾荣誉军人陈广兴、老战斗英雄陈茂青等老同志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党史国史地方史,在青少年心间播撒红色种子……
廉江各级关工委还通过与教育、民政、妇联、团委、司法、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联动,广泛开展关爱行动,让广大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如城北街道关工委在冠利社区开展的“四点半课堂”,解决了学生课后家长不在家的教育难题;河唇镇关工委在东龙小学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模式,长期跟踪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等问题,进一步拓展留守儿童素质教育阵地,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廉江市关工讲师团作报告200多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5万多人次,为廉江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了积极贡献。
树立典型带动创业
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大力培训、培养创业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这是廉江市关工委常抓不懈的一项特色工作。
廉江先后创建了农村创业青年带头人示范基地15个,其中省级3个、湛江级8个;农村创业青年电商培训示范基地1个,同时被湛江市关工委评为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带头示范,廉江各级关工委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20多期,培训青年农民1500多人次,辐射带动6700多户走上致富道路,为廉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新的贡献。
他们当中有:致力发展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建设的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党代表、湛江市党代表全王新;带动山区群众通过种茶走上致富之路的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人大代表、湛江市人大代表、湛江市工商联副主席李丹;利用土地流转政策,创建绿色蔬菜基地,公司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产业架构,把农户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的湛江市人大代表蔡平珍;大力推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把电子商务服务站建到各镇,解决农产品线上销售的电商培训领军人物林军浩等一批创业青年典型。
【撰文】揭英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