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大小体育公园人潮涌动,市民运动健身花样百出

南海桂城
+ 订阅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人精神和活力的根本,是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当下,桂城的体育公园建设如火如荼,许多社区新公园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给桂城体育运动爱好者提供了健身的好去处,实现“家门口”就能运动的“10分钟体育休闲生活圈”。

此外,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人重视健康,重视运动。疫情常态化下的运动人口不降反升。每个傍晚、每个周末,桂城大大小小的体育公园都人潮涌动,传递着运动的快乐,展示“健康桂城”的城市面貌。

南海全民健身公园:

科技感健身设施让人“一见钟情”

今年,南海全民健身公园完成智能提升(一期),升级后包含智能足球运动区、体育公园景观地标运动区、欢乐家庭运动小游园、儿童互动活动场地及健身长廊,总建设面积约4300平米。

本周一,市民郭先生一家三口就和朋友相约到这处新的网红公园“打卡”体验。刚进公园,整齐划一、分区合理的体育设施就让郭先生感觉该公园体育气息特别浓厚和专业。而走进儿童互动活动场地,郭先生表示:“设施真的十分独特,让人眼前一亮,大人都忍不住要体验一把。”话音刚落,郭先生就和朋友一家爬上圆形的自行车装置,仿佛钻进了《豚鼠特工队》中的球形战车,一蹬脚踏板,前面的喷泉喷射而出,冲向高空。

而在郭先生身后的智能互动体育设施——互动自发电音乐收音机、手动自发电音乐球、太阳能发光跷跷板等也吸引着许多亲子家庭排队体验。“那个音乐球的拉杆可以做出类似划船的动作,只要上去拉杆外面的灯就会亮起来,很神奇。”郭先生说,这些设施都很有意思,不仅能发光,还能喷水和播放音乐,非常适合小朋友玩。

市民在南海全民健身公园的欢乐家庭运动小游园里运动。

而来到欢乐家庭运动小游园,充满科技感和趣味性的互动设施十分抢眼。其中一个“深海大蓝鲸”的设施,外形就是一直巨大的蓝鲸,全部用木头制成并刷了蓝色安全油漆,里面则用上下贯穿式缆索安装了几个皮质的座椅,可以稍微地前后晃动,“大蓝鲸”张开的大嘴巴处就有两根滑梯式钢管,直通到下面的沙池中。而“扬帆远航”则是一个按照海盗船外形设计的攀爬装置,记者发现该装置没有固定楼梯上去,都要通过固定的软绳,还有几处滑下来的滑梯,能最大限度地锻炼孩子的四肢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市民在南海全民健身公园体验互动喷水自行车。

据悉,周末的南海全民健身公园更是人潮涌动,不少市民都会一家大小前来运动,度过欢快的周末亲子时光。

南海文化公园:

每个角落都是体育爱好者身影

拉丁舞、乒乓球、毽子、象棋……早晚的南海文化公园十分热闹,每个角落都是人们健身的身影,大家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乒乓球爱好者在南海文化公园里对打。

在桂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后方的小广场上,一对对男女正跟随着轻快的舞蹈跳着交谊舞,他们转圈、舞动,沉浸在双人舞的世界里。“跳舞会让人上瘾的,我就是几年前从零开始学,现在每天都要跳,停不下来。”市民陈先生说道,自己原本家住陈村,偶然来到南海文化公园看人跳舞,就喜欢上了桂城人民热爱运动的那股劲。刚开始,陈先生每日下班后往返陈村和桂城,风雨不改,有时甚至跳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后来,陈先生索性把工作辞了,到桂城租房定居,只为追逐“舞蹈梦”。

另一个角落,一群兵乓球爱好者正在对打,他们大多是退休长者。其中一位陈伯告诉记者,这里的两张乒乓球桌也是球友们凑资4800元购买的,选择目前这个位置是因为这里没有阳光照射,球友们早上可以多打一会儿直到11点才回家。

此外,绿道间有孩童骑滑板、舞台上有年轻人在踢键子、庭院里有私伙局在奏乐唱曲、树荫下有象棋发烧友下棋……南海文化公园处处都是人民运动健身、动手动脑的热闹场景。

映月湖公园:

环湖跑步成为健身方式更是生活乐趣

相信来过映月湖公园的人都知道,这里除了是游玩的好去处,更是跑步爱好者的集聚地,他们因跑步相识,至今已经壮大成为超300人的映月跑团。每天天未亮,就已经有跑团的成员前来跑步健身,他们有的三五结伴边跑边聊,有的独自一人听着耳机享受跑步乐趣,有的正在拉伸准备加入跑步“大军”……

映月跑团成员集体聚跑锻炼身体。

“映月湖空气好,景色美,跑起步来身心都很放松。”映月跑团成员罗存会说,在公园跑步不仅成为了她的日常健身方式,更拓展了她的朋友圈,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跑友”。有时,跑团成员还会聚跑,大家相约一起,定下“半马”之约,互相鼓励坚持到最后。

此外,除了跑步,清晨的映月湖公园还有不少长者在这里打太极、练武术,锻炼筋骨。

故事

七旬老伯双杠上笔直劈叉练就好身体

梁根本,今年71岁,是南海文化公园健身区的“风云人物”。每天早上7点,都能看见梁伯在做踢腿、劈叉、倒挂等高难度动作,身体筋骨柔软程度“不输后生仔”,甚至连不少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有此柔软度,离不开梁伯十多年来坚持健身拉筋的好习惯。“以前工作总是坐着,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坏毛病,上医院动手术也治不好。于是2005年退休后,我就开始拉筋,每天能站就不坐,找到支撑物就压脚,慢慢地筋骨拉开了,腰椎也莫名好了,于是更加坚持健身。”梁伯说,坚持运动后他不曾感冒发烧,而且身型体态更优美了。切身体会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好处后,梁伯就更加热爱运动健身,一发不可收拾。

今年71岁打梁伯在双杠上完成高难度动作。

每晚7点睡觉,每天4点起床,成了梁伯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起床后,梁伯先是压压腿、开开肩,做好热身运动,简单吃过早点后,就出发南海文化公园加入“健身大部队”,从7点练到11点,每日如此,不曾放弃。

梁伯的“标志性动作”,是在一米多高上的双杠上,劈开笔直的一字马,单手支撑,另一只手举高做动作,仿佛一个舞者在做超高难度动作。一个七旬老者,究竟是怎样做到的?梁伯说,秘诀只有两个字:坚持。“刚开始我也是不能下去一字马,身子骨硬着呢!于是就从压腿开始练,每天下去一点。后来还学习了瑜伽、舞蹈,慢慢练习伸展身体。”梁伯表示,经过5年的锻炼,普通的一字马已经可以轻松完成,渐渐还能完成站立下腰、倒立横劈叉等高难度动作。后来为了突破自己,梁伯更是尝试在双杠上练一字马,把柔韧度和平衡力高度结合。现在梁伯的“功力”已经修炼到可以双手放开支撑物一小段时间,全凭一字马支撑身体在双杠上保持平衡不掉落。

不仅自己锻炼,梁伯的毅力精神也感染了不少身边人,不少年轻人都“慕名”前来南海文化公园向梁伯请教。“曾经有一位颈椎病的朋友听说我靠拉筋治好了腰椎,过来找我学习。于是在我指导下练习了几个月,果然颈椎病不用上医院就治好了,从此不再低头时疼痛、头晕。”梁伯自豪地说。

上班族坚持晨跑提高抵抗力塑造好身材

罗存会是“上班一族”,然而上班并不是她每天日程的开始。晨跑,才是会姐每天清晨的固定习惯。“我每天5点多闹铃起床,都会到公园跑上5、6公里,大概40分钟才回宿舍洗漱上班,这样坚持大概有4年多了。”会姐说,当初与跑步结缘,是由于在平洲电子厂工作时参加了一次义工活动,给映月跑团成员加油打气,当时就被跑步者的坚持和毅力感动了。

跑步爱好者罗存会每日坚持运动。

自那以后,会姐也和不少工友一起,加入了映月跑团,每天清晨相约一起跑步。会姐说,虽然有打球的运动底子,但刚开始跑步时,800米都跑不完就气喘吁吁了,中途得停下好几次。“刚开始跑真的挺痛苦的,又要早起,又要长跑,很多人都吃不消,但是我们互相鼓励,互相鞭笞,每天语音电话催起床,每日多跑100米,慢慢就坚持下来了。”会姐说,跑步其实不难,挺过去最难那段时间,反而每天不跑步就不舒服的。现在每个工作日,会姐都会跑上5、6公里才上班,周末更是会跑10公里或者半马(21公里)。

4年多下来,会姐几乎从不缺席晨跑,即使是小雨天气,她也会雨中跑步。“你不担心感冒吗?”当记者问到,会姐笑言:“不会的,因为跑步也是会出汗,和雨水打湿身体没两样,及时保暖就不会生病。而且是自从跑了步,我以前每年都会重感冒一场的坏毛病反倒没有了。”她说,以往每年都会因感冒上医院一趟,现在跑步后已经很少去医院看病了。不仅如此,会姐还特别开心自己的“水桶腰”也因为坚持跑步变成了“小蛮腰”,让身边的女同胞们都羡慕不已。

而今年疫情期间,会姐也是坚持锻炼,或者在乡村小道上,或者挑人少的时候去公园,总之,每天至少5公里是会姐必须坚持的“打卡”事项。

文/图 珠江时报见习记者 邹韵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