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引进来,韶关沈南村贫困户人均收入3年翻两番|省级智囊扶贫记

南方经济智库
+ 订阅

韶关沈南村贫困户人均收入3年翻两番

11月下旬,一小股冷空气南下,位于广东最北端的韶关首当其冲,清早已有阵阵凉意。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的村支书钟俊英却依旧干劲十足。

“别说你们,我自己都不舍得摘着吃哩!”在村子的葡萄园里,钟俊英在巨峰葡萄藤下逐个检查挂果情况,惹得在旁边剪枝的村民一阵笑声。

这片近50亩的葡萄园是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对口帮扶的成果之一,孕育着沈南村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

从2016年以来,该中心派遣多轮驻村干部与属地镇村干部共同研究、落实脱贫方案,还多次组织人员到沈南村开展专题调研,并筹集资金1100多万元,以一个省级智囊的智力资源,助力沈南村脱贫奔康。帮扶工作的实践,还进一步提炼总结形成多篇调研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11月27日《南方日报》A05版报道

11月27日《南方日报》A05版报道

一个方案铺开小康生活

“帮扶队不仅送菜苗,还教我们怎么种黄花菜,销路也不愁。”70多岁的贫困户刘纺球高兴地说。

在对口帮扶前,为了还清给孙子治病的债务,刘纺球的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家里除了刘纺球和两个上学的孙子,只有儿媳妇卢胜优在家操持。

作为典型的纯农业地区,沈南村以种植水稻、花生、玉米、黄花菜等为主,外出务工是农户增收的主渠道。像刘纺球家这样,家庭负担重、劳力少,收入就一直上不去。

“为了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我们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制定不同的帮扶方案,因人因户施策。”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服务处二级调研员、驻沈南村第一书记钟孟兴告诉记者,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完善帮扶机制,根据入户遍访信息制作《脱贫攻坚明白卡》《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工作手册》《“再遍访”贫困户情况统计表》,摸排出重点关注户、非建档立卡的边缘户,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村民在葡萄园里采摘巨峰葡萄。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村民在葡萄园里采摘巨峰葡萄。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在了解到刘纺球家庭情况后,帮扶干部安排刘纺球儿媳做村保洁员,2017年开始还通过提供种苗和免费技术指导,帮助其种植黄花菜,并签定了保底收购合同,家庭收入逐年增加。

村民收入提高了,如何长远谋划理顺村庄发展的路子,成为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多次深入调研后,结合帮扶工作实际经验,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程工作方案》,梳理出完善动态帮扶机制、提升种植水平、配合实施泥砖房清理整治等20项重点工作,还建立贫困户务工动态台账,及时掌握村民的就业务工情况,帮助有务工意愿的贫困户都实现了就业。

“我们在扶贫之初,就确定要充分发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作为省级智囊的作用,走出一条智力支持的特色扶贫之路。”城乡统筹研究处处长李登峰说,这体现在,充分领会中央和省相关政策精神,特别注重扶贫思路的谋划;与县、镇、村充分沟通,将成功的帮扶经验在当地推广;在扶贫的收官阶段,特别注重总结经验,并提出全省乡村振兴意见建议。

智力支持下的全面帮扶,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居民收入不断提升,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低于4000元,增长至2019年的19546元。截至目前,沈南村贫困户全部达到退出贫困人口“八有”标准,沈南村达到退出贫困村的“十项”标准。

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村集体收入也节节升高。

由于沈南村以农业生产为主体,产业规模小,2016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仅有3.8万元。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筹集资金39.8万元,分两批实施光伏发电增收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2.8万元。投资70万元改建沈南村原小学校作为厂房、修建仓库出租给金谷香大米加工厂使用,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6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58万元。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种植的葡萄园。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种植的葡萄园。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一个葡萄园孕育产业链

村道两边,一簇簇纤细的黄花菜叶子,绿色夹杂着些许黄色。驻村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处二级调研员陈心文拨开一簇菜叶说,叶子上出现黄色就说明这一株得了“锈病”,严重一点的来年就没法开花。

黄花菜是多年生农作物,只要没有染病,来年又可以开花,不用重复种植。

也正是看中这种“可持续”,加上当地村民也有一定的种植经验,研究中心筹集30多万元作为村产业发展资金,在2016年8月就成立始兴县岭南黄花菜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动30多户村民,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16户种植黄花菜约80亩。合作社与农户签定了销售合同,确保农户种出来的黄花菜“销得掉”。

贫困户陈四先家里只有一亩多地,但看好黄花菜的收益,特意还租了其他村民的七亩地,朋友荒废的七八亩边角山地也利用上了,全都种上了黄花菜。

“帮扶干部免费给了种苗,给了化肥农药,我们只要出田出力。”陈四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了田租,每亩黄花菜一年有两三千元收入,十多亩就是四万多,加上自己在农闲给周边居民盖房子,家庭每年纯收入有六万元左右。

不过,帮扶干部在进一步调研中发现,种黄花菜虽然赚钱但是对人力需求比较高,而贫困户往往缺少劳动力,红薯等作物劳动量较小,收入提升又不够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属地市县扶贫部门推荐沈南村种植葡萄。驻村工作队与沈南村“两委”一起到韶关曲江区等周边多地调研,确定引入第三方机构发展葡萄产业,提高村集体收入来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村民在葡萄园里采摘巨峰葡萄。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始兴县沈所镇沈南村,村民在葡萄园里采摘巨峰葡萄。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说干就干,2020年,帮扶干部们带领村民在集体土地上栽种阳光玫瑰、夏黑、巨峰等优质葡萄近50亩,探索发展集葡萄种植、采摘于一体的休闲体验农业。

走进已经建好的葡萄园,虽然只是第一年种植,但很多葡萄藤下面的白色纸袋里,已经是一串串黝黑圆润的葡萄,摘下一颗品尝,清甜中带着微微的酸涩。

钟孟兴介绍说,葡萄园与承包商签订承包合同,由承包方负责管理、生产、销售等工作,向村委会缴纳土地承包租金,并按销售额阶梯式按比例分成。在收益使用方面,葡萄园建设投入资金作为扶贫资金投入,产业发展所得收益50%为村集体收入,50%为贫困户分红。

“今年葡萄主要是壮苗,还没有正式挂果,试挂果了一部分,明年大量挂果后,亩产可以达2000斤左右,就可以帮助更多村民一起致富。”承包商负责人对记者说。

如今,随着贫困户全部达到退出贫困人口“八有”标准,在葡萄园等基础上,如何更好建立长效脱贫机制被摆上议事日程。

“镇上投入4000万建设的1200亩稻虾养殖基地已经平整完成,沈南村目前有20多户参加,按照每户5万元小额贷款投入,今后可以分红。”钟孟兴说。

驻村干部帮扶下,村民在家门口养鸡。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驻村干部帮扶下,村民在家门口养鸡。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一句话打开致富路

“你要做农业就要去学习怎么种植怎么销售,不然有什么意义?”

一年前,陈四先就是被这句话“骂”醒的,“我不生气,我觉得说得很好啊。”

说这话的是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到村里指导种植的农业专家李育军。在他的建议下,陈四先花了一年时间专门到广州、深圳学习,从黄花菜种植到开电商,农业产业链的一条路,他学了遍。

华南农业大学的“农业经理人培训班”“领头雁”青年人才培训班,还有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培训中心的农村电商培训班……一本本红彤彤的证书,现在是最让陈四先引以为傲的财富。

“做农业,不学习,瞎乱搞肯定不行,到广州学习一周,路费加上食宿就要1000多元,但是,值!”如今,他借助学习机会逐渐打开了市场销路,这几年每年销售黄花菜干菜近1000斤,按照每斤40元计算,毛收入有数万元。

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他很乐意送一斤给客户试吃。“你认可了再买,我这里是天然加工,没有添加的,没有硫磺泡过。口味、营养,都不会差。”言语里,底气十足。

红彤彤的结业证书,是村民陈四先的“宝贝”。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红彤彤的结业证书,是村民陈四先的“宝贝”。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把学习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借助帮扶干部引入的农业专家,不断提升生产技能。

随着收入增加和观念更新,村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更高了。近年来,村里的人居环境也在一点一滴变得更美。

晚饭后,天色尚早,很多村民来到沈南村村委门口的文化广场散步、打球、健身。“环境变美了、变整洁了,心情自然好”村民刘胜伟说,政府下发的产业补贴、就业补贴让家里收入多了,自己在县政府做保安,大女儿在东莞做企业文员,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幅景象:位于沈所河边,原来是一片滩涂,杂草丛生,垃圾成堆。2016年,驻村工作队进驻后,与沈南村“两委”干部一道认真选址、用心谋划,开始筹建新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大舞台及文化长廊。

对口帮扶下,沈南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焕然一新。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对口帮扶下,沈南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焕然一新。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摄

沈南村有跳舞的传统,村里有女子舞蹈队,在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时,驻村工作队专门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修建了沈南村文化广场及大舞台,方便群众农闲时跳舞、运动。

从2016年以来,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筹集资金780万元帮扶沈南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村党群服务中心、村道硬底化项目、灌溉设施、水渠硬底化、党群服务中心周边水渠、村自来水改造、村庄电网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项目18个,沈南村基础设施的面貌焕然一新。

“2000年以前,都在隔壁村挑水喝,2012年搬家盖房子,自己打井。现在家里都通上自来水,很方便,再也不会不够水用了。”陈四先说。

【记者】王彪

【摄影/摄像】肖雄 见习记者 郜曈

【剪辑】万稳龙 实习生 严绮慧

编辑 陈梅玉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