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艾滋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所占比例有所增高。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东莞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厚街举行了艾滋病日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义诊、宣传展示、健康咨询检测和有奖问答等环节,向市民宣传防艾知识。
全市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
记者了解到,今年1—10月,东莞市新报告现住址在本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17例,比去年同期减少18.98%。截至10月31日,全市累计报告现住址在东莞市的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6092例,累计报告死亡618例。
卫生健康部门表示,从全市艾滋病防治情况分析,具有如下特点:全市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部分人群如男男同性性行为者的感染率较高;传播模式以性传播为主,普通人群受累风险有所增加;以青壮年居多,但50岁以上年龄组病例所占比例增高;非户籍人口、男性比例高。
疫情期间为338人次提供免费寄药服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身体受到病毒的侵袭,饱受疾病的折磨,心理还需要承受社会一定程度的歧视和不接纳,以及对疾病的恐惧等不良情绪,他们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怀与支持。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隔离观察、交通管制、药品快递运输受阻等原因,不少艾滋病病例面临着抗病毒治疗药物中断的困境。
疫情期间,东莞市在保障异地滞留艾滋病病例免费领取抗病毒治疗药品的同时,特别启动了“紧急支援艾友寄药”服务项目,共为338人次提供了免费寄药服务,解决了他们的缺药、断药等实际困难,保障了抗病毒治疗质量,真正从艾滋病病例的需求出发,为他们送上了关爱和支持。
疫情上升趋势有所减缓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莞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市加大艾滋病检测力度。检测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发现的艾滋病患者人数有所下降,这提示东莞艾滋病疫情上升的趋势有所减缓。
此外,自2015年启动“一站式”服务工作以来,全市抗病毒治疗人数不断增加,从2015年的2019人上升到2020年的5209人。治疗成功率也一直维持在90%以上,2020年的治疗成功率达到98.7%。
不过,由于艾滋病的传播与诸多社会问题交织,如社交新媒体的普遍使用进一步增强易感染艾滋病行为的隐蔽性,导致性传播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艾滋病防治也面临新的挑战。
温馨提示:
在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温馨提醒广大市民:
(一)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
(二)艾滋病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蚊虫叮咬和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三)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 共担健康责任”,主题意在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四)检测是明确自身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市、镇两级疾控中心均开设了艾滋病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免费且保密的艾滋病咨询与检测。具体信息可通过关注“东莞疾控”微信公众号,查阅导航栏下的服务信息了解。
东莞市疾控中心免费咨询检测电话:0769-22625236。
【记者】欧雅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