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老年人“性生活”不戴套,怎么劝好?急,在线等!

广东卫生信息
+ 订阅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

老年人似乎与“性生活”沾不上边,

甚至有人认为,

老年人已经没有“那方面”的需求了。

事实却是,

他们只是变老了而已。

爸妈,甚至爷爷奶奶的性生活,

可能比你还丰富。

太扎心了!

据性医学研究,

相当部分老年人的性生活

可以持续到70岁以上。

对于生活,对于爱与欲,

很多老年人仍和我们有着相同的热情。

然而,

老年人的性需求经常被忽视、不被理解,

如果他们提起“性”,

还可能会被骂“老不正经”。

这带来一个结果——老年人耻于谈性,也鲜有人告诉他们相关的性知识,性风险陡然上升。

近年来,新增艾滋病感染者呈“两头翘”的趋势——即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群体感染人数增加“艾滋病”这个我们习惯性从老年群体中剔除的词,正不知不觉地闯入我们的视野。

何为艾滋?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毒)引发的全身性疾病。感染HIV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仅要承受病毒的打击,同时进入自毁状态,导致持续性免疫缺陷,在这种情况下,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早在2012年,老年艾滋就已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2012年我国老年艾滋病患人数与2005年相比,增加了5倍多。随着老年艾滋比例逐年递增,2017年,国务院在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首次将老年人列入重点宣教人群。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2019年发布的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程表明,性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2019年1月-10月,全国共有2.3亿人次进行艾滋病检测,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13.1万例,其中,老年人艾滋病感染者增长非常明显。

由于丧偶独居或各种原因,

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一些老年人可能会通过各种渠道寻求慰藉。

这个过程中,

他们有的以为自己失去了生育能力,

无需避孕;

或是为了省下几个避孕套的钱,

就干脆放弃安全措施;

更有些人连艾滋病是什么都不知道,

直到稀里糊涂确诊了,才悔恨不已……

今天是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

防艾这话,可不止要对年轻人说。

对于艾滋病,老年人如何“避雷”?

艾滋病已经悄悄闯入老年群体中,大家不能再“无知”下去。艾滋病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和习惯,预防艾滋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做得到的。

① 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

性生活一开始就要使用安全套,并保证全程使用;

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

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

每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等等。

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感染、传播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② 拒绝吸毒

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是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③ 服用暴露后预防用药

发生高危行为后,比如进行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在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但需要了解的是,阻断药作为紧急情况下拒绝艾滋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时效性(两小时之内最佳,超过72小时一般认为就没有预防作用了)、可及性和副作用的问题,不能作为常规使用,阻断药不是预防艾滋病的最好办法。

④ 丰富晚年生活,夫妻、亲子之间加强沟通

  • 老年人积极调整心态,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培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 老年夫妻应加强沟通,增进夫妻感情。

  • 子女后辈和社会要多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老年人需要性生活,不仅因为性生活能满足他们的生理需求,还因为性生活的背后的意义是爱和陪伴。

⑤ 尽早检测、知晓感染状况

虽然艾滋病目前暂时没法治愈,但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效果很好,可以控制病毒至仪器无法测出的水平,使艾滋病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可以活到自然寿命。

有高危性行为后,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与咨询,知晓自己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尽早采取措施。目前,南海区疾控中心可提供免费的咨询检测服务,南海对所有登记存活的HIV感染者也免费提供抗病毒治疗药物。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社会应给予更多宽容与理解,被爱、被需要、被包容是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最急切的需求。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无论什么年龄,

对配偶 / 固定伴侣保持忠诚,

为爱鼓掌时正确使用安全套,

避免不安全性行为,

才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办法~

来源:健康南海

编辑:赵然然、朱晓华

责编:陈广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