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多地出现“植物杀手”!危害很严重!可能就在你身边…

茂名网
+ 订阅

近日,记者驾车从平定镇沿平播公路往播阳方向行驶时,发现平播公路边薇甘菊疯狂生长,特别是在花心村委会附近路段,有的山头上的树木已被薇甘菊“全覆盖”,路边有些植物在其覆盖下已枯萎,危害甚重。

此后连续数天记者下乡采访留意到很多地方都有了薇甘菊的踪影。为了解薇甘菊的危害性及在我市的分布情况和防治办法,记者采访我市林业局生态修复科的专业人士。

我市在2008年发现有薇甘菊出现

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我市也是在2008年发现有薇甘菊出现。薇甘菊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一个茎节长出的枝条一年内总长度可达千

薇甘菊属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藤本植物,是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列入国家检疫性有害生物。薇甘菊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被称为“植物杀手”。

问:薇甘菊有什么生长习性?

●主要在农林用地内、河溪水库鱼塘周围、公路铁路沿线以及无人管理的闲置地生长,以潮湿肥沃向阳地发生最为厉害。

●种子非常多,细小而轻,可借助风吹、水流等进行自然传播,也可通过运输苗木、草皮时,携带种子、根茎进行远距离人为传播。

●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在光照、水分充足的条件下,薇甘菊的茎尖夏季一天可伸长20厘米,一个节每年可萌生155个节,从一个茎节上长出的枝条在一年内总长度可达1007米,故也有一分钟一英里之称。

●传播扩散迅速、破坏能力强,遇草盖草、遇树缠树,将原有植物覆盖、缠绕致死,形成绿色坟墓。

问:薇甘菊大量传播有什么危害?

●极大破坏生物多样性。

●严重影响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

目前,广东是我国薇甘菊受灾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地区以及粤东西两翼,阳江、湛江、茂名、汕尾、揭阳、潮州等地局部地区灾情严重。

我市今年投入800多万进行防治

为确保薇甘菊防治工作科学开展,我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综合采用多种措施,分类施策,推动防治。今年全市薇甘菊监测和防治共投入各类财政资金816.1万元,主要用于:

●对重点工程区域、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公路两旁可视范围等重点区域,安排政府财政资金,由专业化防治公司实施统防统治;

●对失管农田、林园、果园等,以加强作物管理,复耕复产为主要手段,并积极发动经营主体自主开展防治;

●对集中连片且跨区域、跨部门发生区,大力推进区域化联防联治;对零星分布区域,由镇、村实施普遍防治。

薇甘菊防治主要方法

人工清除

用割除、挖除等手段来控制薇甘菊危害,人工清除的茎、根必须集中晒干或烧毁,否则遇土遇水又可重新生长。此方法适宜广大民众在小范围开展薇甘菊防治工作,经连续多次防治,也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目前主要是使用薇甘菊防治专用药剂紫薇清(24%滴酸·二氯吡水剂)1500倍液,或益林薇净(24%氨氯吡啶酸水剂)1000-1500倍液开展防治工作。一般采用喷雾施药法(建议用高压喷枪),喷湿约1.5米以下覆盖的薇甘菊根、茎、叶。桉树及香蕉树对紫薇清、益林薇净水剂相对敏感,施药前应重点识别这些敏感植物,避免使这些植物产生药害,不推荐在当年生按树苗、香蕉苗或蔬菜农田地使用。

生态控制

人工种植幌伞枫、血桐、阴香等树种,使群落改造抵制薇甘菊生长。

群防群治才是最好办法

我市于2008年首次发现薇甘菊,在各级政府、部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0年的防治,部分地方取得一定防治成效。但是薇甘菊传播扩散未得到有效遏制,有害面积逐年增加。

问:防治薇甘菊困难的主要原因?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薇甘菊传播扩散地理隔离与生态屏障被打破,难以监管。

●防治经费缺口大,目前需防治区域点多面广,导致许多地方只能零散的、小面积的开展防治,没能形成大面积区域化防治,薇甘菊防治后易复发,一个区域要多次重复防治,方可保证成效,当前按发生区域全面一次防治投入仍存在差距。

●大部分群众和单位初期对薇甘菊危害严重性和防治必要性认识不足,大范围扩散后,防治又存在畏难情绪。

●林业、农业、水利、建设等部门多头管理,未能形成防治合力。

薇甘菊防治需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积极配合,群防群治。

问:怎样群防群治?

●发现一株随手清理一株,清理的薇甘菊要放在远离水源、泥土的地方。

●二是在薇甘菊发生区生产苗木、花卉、草坪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及时主动除治薇甘菊。

●种植、经营、销售苗木、花卉、草坪的单位和个人,在生产期间或销售之前,主动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申请产地检疫,销往外地的,必须取得《植物检疫证书》才能调运。否则,引起疫情传播,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