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舱车辆自燃是最危险的事故之一,极有可能危及到驾驶人的安全,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爆炸。
近日,我市就接连发生车辆自燃事故,车主应注意日常保养细节,保障安全出行!
11月29日凌晨1时59分许,市区坚基美好城附近一辆摩托车在行驶中突发自燃。车主发现着火后立即将车辆停靠在路边,并撤离到安全地带报警求助,由于火势发展非常迅速,一辆停靠在路边的轿车也不幸被殃及,随后发生猛烈燃烧,现场冒出滚滚浓烟。
源城区文昌路消防救援站接到119指挥中心调度后,迅速出动2辆消防车、12名指战员前往现场处置。为防止火势继续蔓延至前后车辆,发生爆炸危险,消防指战员抵达现场后,立即组织灭火组利用水枪进行灭火,警戒组配合交警做好现场警戒,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经过15分钟的奋力扑救,车辆明火被扑灭。随后,消防指挥员又组织队员对轿车进行整体冷却降温,防止车辆发生复燃。
11月27日14时14分,长深高速往广州埔前路段一辆小车在行驶中发生自燃。
11月26日23时10分,源城区一辆混凝土泵车行驶至埔前镇得龙酒楼附近,轮胎突然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席卷车身,现场浓烟滚滚。
尽管相关事故均经消防救援大火及时扑灭,但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干燥,车内橡胶件、塑料件等容易老化龟裂,冬春用电增加,电阻变大产生高温等,均是引发汽车自燃的原因。因此,车主应注意日常保养中的细节,保障安全出行;当火灾发生时,切记冷静、果断,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财产损失。
常见诱发车辆自燃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原因一:油路、线路老化引发自燃
大多数情况下,车辆自燃都发生在发动机舱内。发动机舱是车辆各类电源线路集中区域,发动机工作时,机舱内温度很高,长时间在高温状态下工作容易使车内电线线路的绝缘层软化、老化、裂损,导致线路漏电短路起火;若车辆长期未检修,车辆的油管线路逐渐老化,甚至破损,容易出现渗油、漏油情况,渗漏出的燃油一旦碰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部件,极易产生明火引发车辆自燃。
预防方法:
驾驶人要时常对油路、线路进行常规检测,观察各种电源线路、油管线路是否存在软化破损或松动虚接现象,或是某些零件上是否有油渍渗出,如果有,一定要及时进行修补;另外,驾驶人也要时刻注意机舱内味道是否异常,如有异常,要及时到4S店或修理厂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避免因油路、线路老化而引发自燃。
原因二:车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易引发自燃
日常生活中,不少驾驶人会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碳酸饮料等,这些也是诱发车辆自燃的危险品。因为在阳光的暴晒下,车内的气温可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打火机、香水等物品很容易起火或爆炸,从而引发车辆自燃。
预防方法: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可乐、香水、汽油等易燃易爆品。
原因三:夏季长时间驾驶诱发自燃
夏季长时间驾驶,发动机在高负荷、长时间运转的情况,发动机舱内的温度会快速升高,加之发动机舱相对密闭,热量不容易散出,容易导致线路软化,甚至是脱落,过高的温度也会加速零部件老化,增加车辆自燃的隐患。
预防方法:夏季高温驾车出行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驾驶,要让车辆得到适当的“休息”,降低自燃事故发生概率。
原因四:违规改装车辆诱发自燃
不少驾驶人喜欢私自改装车辆,在改装过程中,汽车的电路、油路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非法改装,会导致改装车辆在电路、油路等方面存在极大安全风险,容易发生自燃。
预防方法:不要私自或非法加装、改装车辆的电路、油路等,避免出现车辆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可能引起车辆自燃的情况。
原因五:汽车底盘易燃物引发自燃
驾驶人在路边怠速等人时,车底下的排气管最高温度会高于800℃。如果停车的地面上有干草、油漆或其他易燃物品,在长时间烘烤下就会着火,从而把车点着。
预防方法:驾驶人要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等无杂物路面,并且,停车后要有意识的检查汽车底盘,确认车下无易燃物再停放,谨防车辆自燃。
全媒体记者| 彭茂洋
通讯员| 钟宝玲
编辑| 陶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