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5118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些“金课”你上过吗?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南方教育智库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启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以来,国家级五大“金课”首次一并亮相。

在这5118门课程中,不仅有经过两个教学周期检验的新认定课程,还将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也一并纳入了名单。

根据南方教育智库统计,除原2017年、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外,广东共有29所高校的197门课程入选,覆盖线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和社会实践共五大一流课程。

从总数上看,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均有27门入选,成为全省并列第一,位居全国20强,展现了不俗的本科教学水平。

华南师范大学(24门)、中山大学(20门)、华南农业大学(18门)、南方医科大学(14门)、深圳大学(12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8门)、广州大学(6门)、广东工业大学(6门)入选课程数位居全省第3至10位。

具体获奖名单和特色课程>>

从全国来看,此次推出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要有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课程质量高。一大批两院院士、国家杰青踊跃参与一流课程建设。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张伯礼等知名学者领衔建设的课程也出现在名单中。

在广东,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张景中负责的《动态几何》,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虚拟仿真实验》等课程也入选。

二是课程类型多样。既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也有公共基础课、通识课、思想政治课;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社会实践课。例如社会实践课程华南理工大学成为最大赢家,《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数字系统创意设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3门课程入选。

三是参与范围广。首批一流课程来自639所本科院校,既有“双一流”高校课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课程,实现了所有本科专业类全覆盖,积极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广泛参与一流课程建设,主动对接国家、行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在广东既有老牌“双一流”高校多门课程入选,也有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等民办高校、岭南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地方高校展现出办学特色。

四是示范效应强。课程突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课程建设新理念与各学科专业的结合,有效推动优质资源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在更大范围内应用共享。

教育部通知指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要将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纳入“十四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与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与新技术相融合、与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育教学管理政策和机制,注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优秀案例的推广,以“学习革命”推动“质量革命”向纵深发展。

同时,这些“金课”在公布之日起5年内,未能按照各类课程要求开放共享或持续建设的课程,将取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资格。

【记者】姚瑶

【出品】南方教育智库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牟元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